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847

2024年7月26日发(作者:)

ICS

YD

YD/T ××××—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基于CDN结构

CDN Architecture based IPTV Media Delivery System

(送审稿)

(本稿完成日期 2007年8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发布

目 次

1

范围..................................................................................................................................................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

定义与系统需求..............................................................................................................................4

4

缩略语..............................................................................................................................................6

5

体系架构..........................................................................................................................................7

6

节点功能要求................................................................................................................................14

7

CDN网络组建要求........................................................................................................................27

8

安全技术要求................................................................................................................................31

9

操作维护要求................................................................................................................................32

10

接口通信协议..............................................................................................................................37

11

性能要求......................................................................................................................................38

12

可靠性要求..................................................................................................................................38

前言

本标准是IPTV业务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1. IPTV范围,定义和场景

2. 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基于CDN结构

3. IPTV系统的业务运营管理系统体系架构

4. IPTV承载网络体系结构

5. IPTV对接入网络的技术要求

6. IPTV网络管理系统体系架构

7. IPTV终端的管理

8. IPTV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9. IPTV终端机卡分离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基于CDN结构,它是针对IPTV的CDN内容分发网络

提出的技术要求。本标准以YD/T XXXX-200X《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基于CDN结构》

为基础,规定了IPTV的CDN内容分发网络的结构、功能、性能、互通性、网管、接口、分发

流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它是IPTV的CDN设备研制、生产、入网、选型和验收测试的主要依

据。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

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UT斯达康通信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基于CDN结构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内开展IPTV业务所需的基于CDN结构的媒体交付系统的架构,CDN

网络组建结构,节点的功能要求,系统接口,操作维护,性能要求和可靠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内IPTV业务系统设计,网络建设,业务运营和设备制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PTV业务需求规范》

《IPTV业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规范》

《IPTV机顶盒技术规范》

《机顶盒与IPTV平台接口规范》

3 定义

3.1 IPTV CDN

IPTV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是为了能在传统的IP网上发布丰富的宽带媒体

内容而特别优化的网络层。它能够将内容推送到边缘服务节点以提高内容服务质量。

接收来自内容管理系统的命令,将本节点流媒体资源库中的指定内容,根据所定义的内

容分发策略向下层各节点传送。下层节点控制系统通知下层内容管理系统登记接收,该节点

以内容发布的方式调度分发的内容。

3.2 IPTV CDN节点

一般包括流媒体服务器和CDN 节点服务器。最上层的节点可能与CDN 全局服务器部

署在一台服务器上,也可能单独部署;因为CDN 全局服务器在逻辑上是独立的。

3.3 IPTV VCDN

VCDN(Virtual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就是将CDN的一部分资源,例如,CDN

节点、系统设备、内容传输网络带宽、流媒体存储空间、流媒体服务并发数等,进行划分而

形成VCDN,并能够分配或出租给业务运营商开展业务。业务运营商只能使用自己的VCDN

上的资源,为自己的客户提供服务。VCDN可以获得IPTV CDN上所有的系统提供的服务。

3.4 媒体内容

IPTV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中传送的媒体内容包括媒体文件和媒体流,不

包括媒体元数据。

4 缩略语

CDN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内容分发网络

CDR Call Detail Record 呼叫明细记录

CMS

CP

CPU

DoS

DRM

EPG

FTP

GIF

IGMP

IPTV

MPEG

MPEG-1

MPEG-2

MPEG-4

MTBF Mean

NTP

NVoD

OSS

PPV Pay

PVR

PVR

QoS

SDP

SP

STB

TSTV Time-shifted

VCDN

VCR

VOD

WMV

WMV9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ontent Provider

Central Process Unit

Denial of Service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Electronic Programmer Guide

File Transfer Protocol

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1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2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4

Time Between Failure

Network Time Protocol

Near Video on Demand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Per View

Private Video Recorder

Personal Video Recorder

QualityofService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ervice Provider

Set Top Box

Television

Virtual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VideoCasstte Recorder

Video On Demand

Windows Media Video

Window Media Version 9

内容管理系统

内容提供商

中央处理单元

拒绝服务

数字版权管理

电子节目单

文件传输协议

图片交换格式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网络电视

动态图象专家组

动态图象专家组-1

动态图象专家组-2

动态图象专家组-4

平均无故障时间

网络时间协议

准VoD, 或轮播

运营支持系统

按次付费点播

个人电视录播/个人视频录像

个人视频录像机

服务质量

会话描述协议

服务/业务提供商

机顶盒

延时(时移)电视

虚拟内容分发网络

录像机

视频点播

微软视频编码格式

微软提出的一种视频编码方式

5 体系架构

基于CDN结构的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由CDN全局服务器、CDN节点服务器

和流媒体系统所组成,其中CDN全局服务器和CDN节点服务器担当媒体控制的角色,而

流媒体系统提供媒体服务的功能。

本章从功能架构和网络架构两个层面来详细描述基于CDN结构的IPTV系统的媒体交

付系统。

5.1 系统需求

z 系统必须支持分布式的组网

z 系统必须支持分布式的内容存储

z 系统必须支持分布式的流服务

z 系统必须支持IPTV点播,直播和时移业务

z 系统必须支持IPTV单播,组播的传输方式

z 系统必须支持流服务的负载均衡

z 系统必须保证IPTV业务和内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z 系统必须提供对多业务运营商的支持

z 系统必须具备保证IPTV业务的QoS和QoE的能力

z 系统必须支持内容的透明传输

z 系统应该支持支持异构CDN的组网

z 系统应该提供系统平滑扩容能力

z 系统应该支持IPTV系统的用户权限控制和费用控制的流程

z 系统应该支持内容分发的纠错能力

z 系统应该支持内容储存的纠错能力

z 系统应该具备对流服务进行纠错和容错能力

5.2 IPTV媒体交付系统在IPTV系统中的位置

媒体交付功能集(F)在IPTV系统中主要负责内容从节目源到客户端的传送,包括分

发/传送、存储、调度控制和流服务等功能模块。媒体交付系统和在IPTV系统功能架构中的

位置,它与其它系统的关系可参见图1( IPTV业务功能模型)。

图1 IPTV业务功能模型

5.3 系统功能架构

图2是基于CDN结构的IPTV媒体分发系统的功能架构图。本图由图1细化发展而来,

主要描述媒体分发系统的功能以及媒体分发系统和其它系统的接口关系,其中省略了媒体分

发系统(F)和内容运营系统(A)之间的安全管理系统(D)。

图2 基于CDN结构的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功能架构图

媒体交付系统主要有两部分功能实体构成,服务功能实体部分和控制功能实体部分。服

务功能实体部分分为内容分发(内容预处理),内容存储和流服务三个功能实体,用来完成

媒体交付系统的基本功能;控制功能实体部分分为内容调度,存储控制和流服务控制三个功

能实体,用来控制对应的各服务功能实体协调完成媒体交付系统的系统功能。

内容分发(内容预处理)功能实体完成以下功能:

z 从内容运营商获得媒体内容

z 对媒体内容进行预处理(可选)

z CDN节点间分发传送和接受媒体内容

内容存储功能实体完成以下功能:

z 存储媒体内容

z 删除媒体内容

z 提取媒体内容

z 媒体内容的冗余备份和恢复

流服务功能实体完成以下功能:

z 与机顶盒一起完成流服务功能

z 对文件型音视频内容媒体进行流化处理

z 对流化内容进行缓存,以支持客户对节目快进、快退、暂停、播放等流服务操作

z 对直播流内容进行CDN节点间中继和向内容存储转储,以支持直播和时移操作

内容调度功能实体完成以下功能:

z 从内容运营系统获取内容管理信息

z 对内容资源管理:如按地理分布、按时间分布的内容存储位置信息

z 向业务管理系统汇报节目内容数据在系统中的分布状况

z 内容分发策略的执行,如按地理分发、按服务状况分发,按时间分发等

存储控制功能实体完成以下功能:

z 对媒体内容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z 根据内容的逻辑标识,定位到节点内的内容存储位置

z 对于文件内容和流化内容进行存储控制

流服务控制功能实体完成以下功能:

z 对客户端接入的流服务进行负载均衡选择

z 对客户端的流服务进行计费相关的控制

z 在发生故障或者节目未命中时,对流服务节点实施切换(重定向)

5.4 系统网络架构

图3是基于CDN结构的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的网络架构图。为了支持CDN网络

的分布式特征,在图2功能架构的基础上,增加分布式的CDN节点,以及CDN节点间的

媒体分发接口。媒体交付网络的控制功能实体分为两个部分,同时,增加网络组建和操作维

护,组成CDN全局服务器和CDN节点服务器。控制接口部分增加CDN全局服务器和CDN

节点服务器之间的控制接口,以体现分布式系统的分级集中控制。

图3 基于CDN结构的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CDN 全局服务器、CDN 节点服务器和流媒体系统应具有如下角色/作用:

(1)CDN 全局服务器负责全局的负载均衡,并提供与外部系统的接口,它包括全局

内容调度和控制模块、全局服务调度和控制模块、网络组建模块和操作维护模块;CDN 全

局服务器能够管理和控制多个CDN 节点服务器。

CDN 全局服务器提供与外部系统的接口,负责接入IPTV业务管理系统、IPTV内容运

营系统和IPTV门户导航系统。通过分布在各个CDN节点上的CDN 节点服务器来集中管

理整个分布式流媒体系统的CDN节点。CDN 全局服务器具有全局负载均衡、资源监控与

管理、内容分发与控制的功能,并能够保存设备信息、服务状态和CDN网络配置数据等。

(2)CDN 节点服务器负责局部的负载均衡,它与流媒体系统直接交互将流媒体系统

的状态实时地上报给CDN 全局服务器,并与流媒体系统一起组成了一个CDN节点;一个

CDN 节点服务器能够管理多个流媒体系统。CDN 节点服务器包括内容调度和扩展模块、

存储控制和扩展模块和流服务控制和扩展模块以及CDN节点操作维护功能。

CDN 节点服务器负责管理本地的流媒体节点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布、策略执行、分发

控制与控制、资源监控与管理,以及与CDN 全局服务器的通讯,并能够向CDN 全局服务

器上报本地内容的分布信息、设备状态信息、服务状态和节点配置数据。

(3)流媒体系统主要负责提供流服务和内容存储功能,它包括流服务模块、内容存储

模块、内容分发与传送模块和操作维护模块。

5.5 参考点

图2和图3中各参考点定义如下:

参考点A:IPTV业务管理系统与媒体交付系统内容调度功能实体之间的控制接口。该

接口功能包括:管理配置、资源上报、业务管理,等。

参考点B:IPTV内容运营系统与媒体交付系统内容分发功能实体之间的媒体接口。该

接口功能包括:外部媒体内容文件或媒体流进入媒体交付系统,等

参考点C:IPTV内容运营系统与媒体交付系统内容调度功能实体之间的控制接口。该

接口功能包括:通知媒体交付系统将外部内容文件注入媒体交付系统的媒体

库和内容发布结果返回,等。

参考点D:IPTV业务管理系统与媒体交付系统流服务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控制接口。

该接口功能包括:服务状态上报,业务计费控制,频道管理,播放列表下放,

等。

参考点E:客户端与媒体交付系统流服务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控制接口。该接口功能为

流服务定向,等。

参考点F

:客户端与媒体交付系统流服务功能实体之间的媒体接口。该接口功能主要是

完成媒体流的传输。

参考点G:门户导航系统媒体交付系统流服务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控制接口。该接口功

能主要是内容URL请求,频道URL请求,全局内容服务状态,等。

参考点H:CDN 全局服务器与CDN 节点服务器之间的控制接口。该接口功能包括:

内容发布、计费信息上报、下发播放列表、资源信息查询报告、设备配置管

理等。

参考点I:媒体交付系统节点间的媒体接口。该接口不限于树型结构的节点之间。该接

口功能包括:节点间分发传送和接受媒体内容,直播媒体流的中继,等。

参考点 a:媒体交付系统的内容调度和内容分发(内容预处理)功能之间的接口。该接

口功能包括:内容分发策略的下达等。

参考点 b:媒体交付系统的内容分发(内容预处理)功能与内容存储功能间的媒体接

口。该接口功能包括:节点内分发传送和接受媒体内容,直播时移媒体流的

中继,等。

参考点 c:内容存储与流服务之间的接口。该接口功能包括:流服务所需数据的读取等。

参考点 d:存储控制与内容存储之间的控制接口。该接口功能包括:分发内容的存储

控制,内容存储负载均衡等。

参考点 e: 流服务控制与流服务之间的控制接口。该接口功能包括:响应客户端流服务

请求、计费、流切换等。

参考点 f: 媒体交付系统的内容调度功能与存储控制功能之间的接口。该接口功能包

括:获取媒体内容的存储信息,对调度的内容(媒体文件,直播流)进行存

储管理和存储控制等。

参考点 g:媒体交付系统的存储控制与流服务控制功能之间的接口。该接口功能包括:

获取媒体内容的存储信息,以支持流服务全局/局部重定向功能。

参考点 h:媒体交付系统的内容调度功能与流服务控制功能之间的接口。该接口功能

包括:获取流服务的服务信息,以支持根据服务状况的内容调度功能。

6 节点功能要求

节点应支持以下功能:

6.1 内容存储功能

媒体内容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储资源,一般需要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包括基于文件的存

储和基于流化处理以后文件的存储两种。在边缘存储热度最高的内容。再根据内容的热度和

SP/CP的资源状态,动态调整内容的分布,达到内容在全网的动态分布。

6.1.1 文件操作功能

系统应提供流媒体文件/目录的创建,删除,修改,重命名,查询,读取,移动等基本

功能。支持所有格式的文件存储。对文件/目录的创建功能,除了支持系统管理人员添加新

的媒体文件外,还要支持时移数据转存媒体文件的自动创建功能,对自动创建的流媒体文件,

系统要能够自动对外提供流媒体服务。

对删除功能,系统要支持手工文件删除功能,还要提供一定的自动删除功能,即系统能

够定期删除不必要的垃圾文件,减少磁盘空间的浪费。

6.1.2 文件存储功能

系统应支持点播媒体文件存储功能、时移数据的存储功能。

对点播媒体文件的存储,尽可能将数据分布到不同的存储设备上,以充分利用各个存储

设备的I/O能力。

时移数据存储要能够配置存储的时长,对超时的数据系统自动清除。

系统要具有良好的磁盘扩展能力,能够根据当前系统资源需求情况,增加或减少磁盘的

数量。

6.1.3 磁盘存储空间配置管理功能

系统需要提供对多业务运营商的的支持,不同的业务运营商应该能够使用不同的存储空

间。同时,为了业务运营商开展多种业务,用户空间可以进一步划分和管理。

媒体库应该能够管理多个用户空间,对每个用户的空间可以进行配额管理。每个用户的

空间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子空间,也可以对子空间进行配额管理。

6.2 内容分发/传送功能

6.2.1 直播分发要求

直播源可根据网络情况采用单播方式/组播方式分发到边缘流媒体节点,由边缘流媒体

节点通过单播形式提供给用户。直播源也可通过单播方式分发到边缘直播流媒体服务器由其

进行组播或直接通过组播方式分发到边缘业务接入控制点,再由业务接入控制点通过接入层

提供给用户。

时移电视的内容可缓存在边缘时移服务器上,由边缘时移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服务。

网络录播的内容由内容分发网络进行录制,采用点播源的分发方式分发到边缘流媒体节

点为用户提供服务。

包含以下五种模式:

z 直播源通过单播形式分发到边缘直播流媒体服务器,边缘直播流媒体服务器通过单

播形式为用户提供直播服务(图4)。此种情况下技术要求:

(1)直播中继可采用静态方式分发直播流,直播中继接收到某个直播流时它会查找

此直播流的下级接收直播中继或直播流媒体服务器,并将直播流分发下去。

图4 直播分发模式一

z 直播源通过组播形式分发到边缘直播流媒体服务器,边缘直播流媒体服务器通过单播

形式为用户提供直播服务(图5)。此种情况下技术要求:

(1) 支持静态组播方式,通过静态组播配置,建立直播流媒体服务器到组播源间的组

播数据透明通道,然后将直播源按照静态配置的组播树路径送抵直播流媒体服务

器。

(2) 支持动态组播方式,通过启用动态组播路由协议,在网络中建立组播源到直播流

媒体服务器的组播树,然后根据组播树进行动态推送。

图5 直播分发模式二

z 直播源通过单播形式分发到边缘直播流媒体服务器,直播流媒体服务器通过组播形

式为用户提供直播服务(图6)。此种情况下技术要求:

(1) 直播中继可采用静态方式分发直播流,直播中继接收到某个直播流时它会查找

此直播流的下级接收直播中继或直播流媒体服务器,并将直播流分发下去。

(2) 支持多中心分发;

(3) 支持多种接入层组播复制;

(4) 支持组播流的访问控制。

图6 直播分发模式三

z 直播源通过组播形式分发到边缘业务接入控制点,再由业务接入控制点通过接入层

提供给用户(图7)。此种情况下技术要求:

(1) 支持静态组播方式,通过静态组播配置,建立直播流媒体服务器到组播源间的组

播数据透明通道,然后将直播源按照静态配置的组播树路径送抵直播流媒体服务

器。

(2) 支持动态组播方式,通过启用动态组播路由协议,在网络中建立组播源到直播流

媒体服务器的组播树,然后根据组播树进行动态推送。

(3) 支持多种接入层组播复制。

(4) 支持组播流的访问控制。

图7 直播分发模式四

z 直播源通过组播形式分发到一级节点直播流媒体服务器,一级节点直播流媒体服务器

通过单播分发到边缘节点直播流媒体服务器,再通过组播形式为用户提供直播服务

(图8)。此种情况下技术要求:

(1)支持静态组播方式,通过静态组播配置,建立直播流媒体服务器到组播源间

的组播数据透明通道,然后将直播源按照静态配置的组播树路径送抵直播流媒体服

务器。

(2)支持动态组播方式,通过启用动态组播路由协议,在网络中建立组播源到直

播流媒体服务器的组播树,然后根据组播树进行动态推送。

(3)支持多种接入层组播复制。

(4)支持组播流的访问控制。

图8 直播分发模式五

6.2.2 点播分发要求

支持采用PUSH方式主动把用户经常访问的内容推送到边缘服务器上,包括手动分发、

按区域分发、按策略分发、多中心内容分发、定时分发、限速分发等多种内容分发方式。

按内容分发的实现方式,可分为手动立即分发,定时分发,智能分发方式。按功能分,

可分为定时分发,周期性分发,指定区域分发,多中心内容分发。下面详细描述各种分发方

式:

1)手动立即分发:手动分发是最基本内容发布形式,操作员指定内容要分发的范围(如

是否要分发到边缘服务器,分发到哪些组群),提交发布命令后,流媒体节点从中心取得内

容并分发到网络中去。

2)指定区域分发:根据管理员指定的分发策略,实现不同的流媒体服务器可以分发不

同的内容。系统可以规划流媒体节点逻辑组群(也可以是流媒体服务器逻辑群组),在发布

内容时通过选择分发的逻辑组群向指定的区域分发内容。

3)智能分发:在运营过程中,系统根据用户对内容的使用情况,自动统计内容的热度,

采用智能分发的策略动态地自动维护内容在网络中的分布。

静态节目根据用户点播频度将节目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热门节目、冷门节目、普通节目;

普通节目又可以进行多次分级,以适应于不同的边缘节点组网方式。对各种节目采用不同的

分发、调度策略,完成所有静态节目从片源库到中心节点的发布和分发工作,并发布到中心

节点存储系统上。对于冷门节目,系统通过CDN调度仅仅到中心节点上,不再往下分发;

热门节目和普通节目分发到边缘节点的存储设备;普通节目可以根据多级边缘节点逐级分

发。当节目通过业务统计转化为冷门节目后,IPTV内容管理系统发送命令,删除其在次中

心节点和边缘节点的存储空间。节点内服务器可以把热点节目全部或者部分缓存到本地存储

设备上,可以提高对外服务的Cache命中率,节约与共享存储设备的IO。本地缓存的热点

节目经过一定的策略进行老化删除处理。

4)分层分发:当网络分层部署时,系统应能够分层次进行内容的分发,控制内容逐层

下发或同层复制或者内容同层转发。

5)多中心内容分发:系统应支持多内容分发中心,并可以在所属的VCDN内进行内容

分发。各个VCDN可以以不同的节点为中心节点,整个CDN有多个中心节点,业务运营商

向自己的中心节点发布和分发内容。

6)定时分发:包括定时自动分发和周期性分发两种方式。定时分发指定时间(如在网

络空闲时)发布内容,在发布时间到后,CDN 全局服务器控制实现媒体内容到边缘服务器

的分发。周期性的分发由管理员指定刷新频率,对内容进行分发,在刷新时间到后,CDN 全

局服务器控制实现指定媒体内容的分发,使流媒体服务器上的内容得以定时更新。

7)限速分发: 内容推送所占带宽不超过设定值,它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而配置。

6.2.3 时移分发的要求

码流由中心节点接入,逐级中继到各个边缘节点。各个节点可以完成实时码流的一份实

时存储过程。每个节点中需要一个流媒体服务器接收实时码流并进行实时存储,然后可以通

过组播方式向同节点的其他流媒体服务器进行码流转发。节点其他的流媒体服务器接收针对

某一频道的主流媒体服务器发送的组播码流,但不进行实时存储。

6.2.4 电视录播

系统或个人可以灵活的制定自动或手动录播计划,统一进行电视录播,录播生成的媒体

文件存储在节点上,同时进行发布,提供回放功能。

6.3 流服务功能

6.3.1 直播服务

系统能够将直播电视以实时流的方式,推送到全部覆盖地区的边缘服务器上。要求提供

对多业务运营商的的支持,不同的业务运营商应能够使用独占的流媒体服务并发数,互不影

响。同时,为了业务运营商开展多种业务,业务运营商可以进一步划分服务并发数和管理。

系统应该能够管理多个业务运营商的并发视频服务,对每个业务运营商的并发数可以进

行配额管理。

系统提供直播服务需要实现如下基本功能:

1)流媒体系统可以接收单播或者组播源的码流,按照配置,可以向客户端提供单播或

者组播服务。

2)流媒体系统应该具有从上级流媒体服务器中继频道的功能。

3)无论单播或者组播,流媒体系统都应该可以存储码流,对客户端提供时移服务。

4)对于某一节点为用户实现频道提供服务,必须考虑到性能问题,即当某一频道的直

播用户和时移用户很多时,必须做到频道直播码流(包含单播码流和组播码流)和时移存储

码流能够在节点内部完成共享。

在直播流程上,当用户访问EPG时,EPG系统根据某种负载均衡算法将用户分配给归

属地的边缘节点为用户提供服务,此时为客户端返回边缘节点调度服务器的URL链接,客

户端此时需要访问边缘节点调度服务器的URL链接,由边缘节点调度服务器进行节点内部

资源估算,然后重定向到具体的流媒体服务器,向客户端提供单播或组播服务。流媒体服务

器进行服务提供或者建链提供时,需要验证用户的合法性,验证算法和密钥是业务系统和流

媒体系统约定的。

频道服务的提供大体上可以归结为这两个类型。对于单播直播频道方式的流媒体服务提

供,客户端需要和流媒体服务器建立链接,同时由此服务器提供单播直播码流,当客户需要

转换为时移电视时,

可以

由这个流媒体服务器提供时移存储码流。

对于组播直播频道方式的流媒体服务提供,建议采用如下方式加速时移电视的切换过

程:客户端需要和流媒体服务器建立链接,然后客户端根据SDP中的信息接收组播地址码

流,建链流媒体服务器不为客户端提供直播码流,当客户需要转换为时移电视时,则需要转

换为由这个流媒体服务器提供时移存储码流。

6.3.2 点播服务

按照目前国内运营商组网现状,在提供用户服务时,要求尽量不占用中心节点和边缘节

点之间的带宽应用,因为,在目前状况下,这个带宽运营商目前的组网方式不能足够保证,

目前这个带宽需要优先保证实时码流中继业务(频道中继业务)和其他方式的业务。

按照IPTV目前的组网方式,大部分用户的点播服务要求由边缘节点提供,仅仅小部分

用户的点播服务由中心节点和区域中心节点提供服务。

系统支持点播服务,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内容,自由地在观看时控制播放过程。

当点播的内容在边缘节点存在时,由边缘节点相应流媒体服务器向用户发送媒体流。

当点播的内容在边缘节点不存在时,系统调度到存在此内容的中心节点或者区域中心节

点为用户提供服务。

系统进行点播服务时,可以实现可变倍速的快进和快退,要求可以实现定位播放功能,

可以进行暂停,播放功能,暂停后恢复播放要求做到无缝播放。点播播放过程中要求具有一

键切换到点播的文件头和点播的文件尾功能。以上特效功能之间要求可以相互之间随意切

换。

当用户访问EPG时,如果点播节目属于冷门节点,仅仅存在于中心节点,EPG系统为

客户端返回中心节点调度服务器的地址,客户端此时需要访问中心节点调度服务器,由中心

节点调度服务器进行节点内部资源估算,然后重定向到具体的流媒体服务器进行服务提供,

同样,流媒体服务器进行服务提供时,需要验证用户的合法性,验证算法和密钥是业务系统

和流媒体系统约定的。

6.3.3 时移电视

系统应支持时移电视业务。流媒体节点在直播时,必须将流转储成流媒体文件存放到流

媒体节点中,以提供时移电视业务功能。

存储在媒体库的流数据必须具有如下特性:

1)可以记录时移数据的绝对时间信息,用户可以根据绝对时间收看时移节目。

2)可以设置时移数据存储时长,存储时,媒体库的媒体存储时长到达规定的时移存储

时间,存储的内容回绕循环存储。

时移电视业务应该提供如下功能:客户端可以在直播状态通过暂停、快退、定位播放进

入时移状态;时移状态下支持暂停、恢复播放、快进、快退操作;在时移状态下通过快进、

切回直播等操作切换到直播状态。

6.3.4 电视录播

系统应支持电视录播业务,可以根据录播计划,对每个频道按照时间段将缓存的直播节

目内容转存为标准的可发布的独立媒体文件。对每个频道提供时间段媒体文件链接,用户可

以有选择的点播频道特定时间段节目回放。电视录播包括以下过程:

1)执行已有录播计划,把缓存的直播节目内容按设定时间段转存为标准的可发布的独

立媒体文件。

2)转存生成的片段文件可以根据一定的策略推送到边缘节点服务器。

3)每个频道录播生成的媒体文件可以根据一定的策略进行发布,用户可以有选择的点

播回放。

录播的业务流程与点播业务流程相同。

6.3.5 带宽控制

为保证视频直播和点播的效果,系统应支持服务质量控制(QoS)。

系统应该能够设置每个节点向用户提供流服务的最大带宽和最大连接数目,以保证在线

用户的体验效果;同时系统在指定/执行节目分发时需要考虑节目分发所占带宽对提供流服

务带宽的影响,通过采用合理的分发时间、控制分发带宽等策略,尽量做到不影响系统提供

流服务的质量。

6.3.6 支持媒体格式定义

6.3.6.1 推荐媒体格式:

同《IPTV业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规范》中定义。

6.3.6.2 媒体存储:

系统支持的媒体存储格式包含(不仅限于):MP4文件或MPG文件。

1)MP4文件标准:

《ISO base media file format》 ISO/IEC 14496-12:2003 | 15444-12:2003

《MPEG-4 MP4 file format》 ISO/IEC 14496-14:2003

《MPEG-4 AVC File Format》

2)MPG文件:

ISO/IEC 14496-15:2003(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 Systems》

6.3.6.3 控制描述协议:

1)RTSP: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 (RTSP)》 IETF RFC 2326

2)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6.3.6.4 媒体数据传输:

支持RTP或TS两种传输方式。

1)RTP:

《RTP: 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IETF RFC 3550

2)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 Systems》

不同的媒体格式负载遵循的标准为:

1)H264(AVC):

RTP:《RTP payload Format for H.264 Video》IETF RFC 3984

2)TS:

《Transport of AVC video data over ITU-T Rec H.222.0 | ISO/IEC 13818-1

streams》 ISO/IEC 13818-1:2000/Amd 3:2004

ISO/IEC 13818-1:2000

IETF RFC 2327

ISO/IEC 13818-1:2000

3)MPEG-4:

RTP:《RTP Payload Format for MPEG-4 Audio/Visual Streams》IETF RFC 3016

TS:《Information technology -- 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 Systems》

音频标准为:

1)MPEG-2 AAC:

RTP:《RTP Payload Payload Format for MPEG-4 Streams》 IETF RFC 3640

2)MPEG-4 AAC:

ISO/IEC 13818-1:2000

RTP:《RTP Payload Payload Format for MPEG-4 Streams》 IETF RFC 3640

3)MPEG-1

RTP:《RTP Payload Format for MPEG1/MPEG2 Video》

4)MPEG-2 Audio (MPA):

RTP:《RTP Payload Format for MPEG1/MPEG2 Video》

6.4 调度/控制功能

6.4.1 内容发布

系统应支持内容发布的功能,支持手工发布和自动发布两种方式。

系统能够接收来自内容管理系统的命令,将内容源或其他CDN节点上的内容下载到本

节点内容存储媒体库中。

CDN节点应能够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完成时间要求,网络带宽,当前分发任务列表,

分发策略等,产生一个内容调度计划,并能够预测任务的完成时间。

CDN节点应能够按照事先生成的内容调度计划,执行内容推送等操作。

6.4.2 内容删除/老化

系统应支持灵活的内容删除策略,包括即时删除、定时删除,以及根据访问量设置的删

除门限,将本节点流媒体资源库中的指定内容删除或者老化。

6.4.3 负载均衡功能

系统应支持完备的多层次的负载均衡机制,可以实现用户点播请求在多个分布式流媒体

节点之间的自动地任务分配和负载均衡。

从逻辑层次上可以将负责均衡机制分为全局负载均衡机制和CDN节点内负载均衡机制

两大类。这两种机制相互配合,最大程度上为IPTV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全局负载均衡功能

系统应具备将用户的每次点播请求按照一定的规则重定向到最适合的边缘节点进行处

理,依据以下的分配规则:

z 按网络范围分配

选择在网络上最“邻近”的边缘节点进行处理。选择依据可以是根据用户的IP地

址进行静态分配,也可以自动测试用户到各边缘节点的网络连接速度等参数进行动态分

配。

z 按节点健康度和相关依赖关系分配

IETF RFC 2250

IETF RFC 2250

在点播过程中,如优先设定的CDN节点发生故障,系统将根据预先设定的CDN 节

点的依赖关系,对点播请求进行重定向,将正在进行的点播请求切换到新的CDN节点

上。

z 顺序服务优先

对点播请求按照“先到先处理”的原则进行服务。

z 本地服务优先

对点播请求,按照优先处理本地用户的点播请求,再处理其他点播请求的原则进行

服务。

2)局部负载均衡机制:

系统应支持局部负载均衡机制。

用户的点播请求被分配到边缘节点后,边缘节点的局部负载均衡器将在本节点媒体服务

器组的多个媒体服务器间进行负载均衡,根据节目存放位置、并发流流量、并发流个数、服

务器资源消耗等综合因素,分配最合适的媒体服务器响应该请求。

在点播过程中,如点播流所在媒体服务器或网络联接发生故障,系统应能够自动地记录

失败点,并能够重新进行流媒体服务器负载均衡分配并将正在进行的点播流切换到新的流媒

体服务器上继续播放。

7 CDN网络组建要求

基于CDN结构的IPTV媒体交付系统应具有灵活的组网功能和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

满足各种不同规模的组网和部署要求。系统应支持如下方式的CDN网络组网:

7.1 单CDN 全局服务器的网络组建

系统应能够支持单CDN 全局服务器的网络组建功能,满足规模较小的IPTV系统的媒

体交付系统的网络组建和部署的需要,尤其满足城域网范围内的CDN网络组网。

如图9所示,这种组网方式只有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但有多个流媒体节点(或CDN

节点),每个流媒体节点包含一个CDN 节点服务器和多个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可

以部署成包括一级节点、二级节点、…、N级节点(边缘节点)在内的多种形式;CDN 全

局服务器负责该区域的全局负载均衡,而CDN 节点服务器负载本地的局部负载均衡,流媒

体服务器负责提供流服务和内容存储等功能。

图9 基于CDN结构的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的单中心组网图

由CDN 全局服务器接收来自CP/SP的内容分发命令,然后,通过解析该命令将内容源

或其他CDN节点上的内容下载到本地节点内容存储媒体库中,并且,能够产生一个内容调

度计划,依据该内容调度计划,执行相应的内容推送等操作;最后,CDN 全局服务器根据

内容分发策略,将内容推送到本区域的目标节点,例如,边缘节点、或二级节点、或一级节

点,等。

7.1.1 CDN 全局服务器功能

这种CDN网络的特征是只有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它可以满足城域网范围内的IPTV

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的网络组建和部署。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1)支持单CDN 全局服务器组建CDN网络的功能;

(2)支持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负责该区域的全局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服务

和控制,并能够根据分发策略等,将内容分发到本地区的目标CDN节点、或决定要提供服

务的目标CDN节点,等;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通过控制多个CDN 节点服务器实现对该

区域内整个CDN网络的管理。

(3)支持CDN 节点服务器向CDN 全局服务器提供本地流媒体系统的状态信息、统

计数据等,以及向本地流媒体系统转发来自CDN 全局服务器的各种命令,等。

7.1.2 流媒体节点功能

流媒体节点(或CDN节点)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部署结构。系统应支持CDN节点组建

成包括如图2所示的一级节点、二级节点、…、N级节点(边缘节点)形式;每个CDN节

点均由CDN 节点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所构成。CDN 全局服务器负责全局的负载均衡,

管理和控制各个CDN 节点。

这里,一级节点也可以称谓“中心节点”、二级节点也可以称谓“次中心节点”、…、最

下层的节点(N级节点)也可以称谓“边缘节点”。

一级节点、二级节点、…、N级节点(边缘节点)的组件模块如图2所示,它们的功能

如下:

(1)一级节点(中心节点)能够存储内容,能够根据二级节点(次中心节点)和N级

节点(边缘节点)的请求提供片源调度,对用户的点播请求进行负载均衡处理,并重定向至

正确的CDN服务节点,支持主流的媒体格式、媒体协议和适配多种流媒体码率,能够向IPTV

业务管理系统实时上报计费数据和统计信息。

(2)二级节点能够存储内容,能够接收一级节点的CDN重定向指令,代理一级节点

进行二次负载均衡处理,定位至最终处理点播请求的CDN节点,支持主流的媒体格式、媒

体协议和多种流媒体码率,支持边存储边播放的功能。能够向业务管理系统实时上报计费数

据和统计信息。

(3)N级节点(边缘节点)能够存储内容,能够进行节点内的负载均衡,确定提供服

务的流媒体服务器,支持边存储边播放的功能,支持主流的媒体格式、媒体协议和多种流媒

体码率,能够向业务管理系统实时上报计费数据和统计信息。

7.2 多CDN 全局服务器的网络组建

系统应能够支持多CDN 全局服务器的网络组建功能,以满足大规模的IPTV系统的媒

体交付系统的网络组建和部署的需要,尤其满足组建超出城域网范围的省级CDN网络,甚

至是全国范围内的CDN网络的组建需要。

单CDN 全局服务器的网络所能够控制内容分发的范围是相对较小的,为了克服一个

CDN 全局服务器的瓶颈,以满足组建大规模的CDN网络的需要,以及系统可扩展性的要

求,可以分别组建多个单CDN 全局服务器的网络(如7.1所描述的),这些“单CDN 全局

服务器的网络”是相互独立的,而“单CDN 全局服务器的网络”的数量取决于IPTV系统

的媒体交付系统的规模的大小。这些CDN 全局服务器互联互通,构成了基于CDN结构的

全分布式的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的网络组建和部署。

这种CDN网络的组建方式,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原有的投资。

图10 基于CDN结构的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的多中心组网图

如图10所示,是基于CDN结构的分布式的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的网络组建和部

署示意图,是由多个CDN 全局服务器所组成。图5中的每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都是相互

独立的,各自负责本区域的内容分发、调度、控制和流服务;每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都可

以向其它任何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发送内容分发和调度的命令;然而,在组网的时候,运

营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规定每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的功能。

7.2.1 CDN 全局服务器功能

如图3所示,CDN网络由多个“单CDN 全局服务器网络”所组建,其中,每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可以向其它任何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发送内容分发的命令,但是,在组网的时

候,运营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规定每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的功能,不同的CDN 全

局服务器的功能可以是不相同的。系统应支持不同的CDN 全局服务器具备不同的功能的需

求,应至少具备以下功能:

(1)一级中心CDN 全局服务器

在组网的时候,运营商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规定某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作为一级中心

的CDN 全局服务器。

一级中心的CDN 全局服务器的功能主要是完成将内容向二级中心、甚至三级中心的分

发,一级中心的流媒体节点(或CDN节点)可能只有一级节点,该“一级节点”相当于一

级中心的媒体库。

(2)二级中心CDN 全局服务器

在组网的时候,运营商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规定某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作为二级中心

的CDN 全局服务器。

二级中心的CDN 全局服务器的功能主要是完成将内容向三级中心的分发,二级中心的

流媒体节点(或CDN节点)也可能是只有一级节点,该“一级节点”相当于二级中心的媒

体库。

(3)三级中心CDN 全局服务器

在组网的时候,运营商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规定某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作为三级中心

的CDN 全局服务器。

三级中心CDN 全局服务器正如§6.1所描述的“单CDN 全局服务器的网络”。它的功

能主要是完成将内容向该地域范围内的目标节点的分发;三级中心的流媒体节点(或CDN

可能采用多级节点的CDN网络的部署,例如,如图2所示的一级节点、二级节点、…、

节点)

N级节点(边缘节点)。

7.2.2 CDN 全局服务器内容分发

如图3所示,CDN网络由多个“单CDN 全局服务器网络”所组建,其中,每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可以向其它任何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发送内容分发的命令,但是,在组网的时

候,运营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规定每一个CDN 全局服务器的内容分发的功能,不

同的CDN 全局服务器的内容分发范围可以是不同的。系统应支持不同的CDN 全局服务器

具备不同的内容分发功能的需求。

系统应支持如下的CDN 全局服务器内容分发的功能:

(1)担当“一级中心CDN 全局服务器”,能够向担当“二级中心CDN 全局服务器”

发送内容分发的命令;

(2)担当“二级中心CDN 全局服务器”,能够向担当“三级中心CDN 全局服务器”

发送内容分发的命令;

(3)担当“三级中心CDN 全局服务器”,也能够向其它的“三级中心CDN 全局服务

器”发送内容分发的命令;

(4)担当“一级中心CDN 全局服务器”,能够接收来自CP/SP的内容分发的命令,并

将内容分发到二级中心等。

(5)担当“二级中心CDN 全局服务器”,也能够接收来自CP/SP的内容分发的命令,

并将内容分发到三级中心等。

8 安全技术要求

8.1 防非法内容访问技术要求

防内容非法访问技术是基于CDN结构的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中节目源安全性考

虑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防非法内容访问技术保证只有经过认证的合法用

户才能得到有效的服务,起到了防止IPTV的内容被非法用户访问或合法用户的非授权访问

的作用。

防内容非法访问的基本需求:

1)通过每次对流媒体服务都进行接入认证方式防止非法用户访问;

2)阻止用户通过内容URL对内容的直接访问;

3)通过每次对内容的访问进行授权认证,防止用户对内容未经授权的访问。

8.2 网络安全技术要求

由于基于CDN结构的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暴露在互联网中,所以即易受到各种

类型的攻击。在实际组网中,除了应用防火墙等防护设备外,还应加强自身的防护能力和安

全加固的水平,包括:

基于CDN结构的IPTV系统的媒体交付系统应能提供下列功能:

1)提供ACL功能,能够屏蔽来自某个子网或IP地址的访问;

2)识别非法用户的访问,根据策略屏蔽非法用户的访问地址;

3)识别合法用户的非正常访问(如类似攻击行为的拒绝攻击),根据策略屏蔽非法用户

的访问地址;

4)响应速度快,对服务器处理资源消耗少;

5)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本身安全性。

9 操作维护要求

系统应支持对CDN 全局服务器、CDN 节点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的操作维护功能。

9.1 通信接口协议

系统设备应支持SNMP协议,能够通过操作维护终端对它进行配置管理、故障管理、

性能管理等功能。

9.2 VCDN 管理

系统应提供VCDN功能,以便网络运营商能够划分它的部分CDN资源给业务运营商来

独立提供IPTV业务。每个VCDN是CDN的一部分,每个VCDN节点也是CDN节点的一

部分。因为VCDN是网络运营商使用其部分CDN资源构造的一个虚拟CDN,业务运营商

只可以使用网络运营商分配的VCDN资源来提供业务。

网络运营商能够在其CDN内配置VCDN,业务运营商可以在网络运营商授权下管理其

VCDN。VCDN应支持如下功能:

9.2.1 VCDN配置功能

支持网络运营商拥有在CDN中管理VCDN属性的能力。

1)VCDN 编辑功能

支持网络运营商创建、删除、修改和查询CDN中的某个VCDN,

并且它可以分配CDN

节点及其资源给该VCDN。

2)VCDN 绑定/去绑定功能

支持在网络运营上将一个VCDN与一个业务运营商绑定或去绑定。

3)VCDN 暂停/恢复功能

支持网络运营商暂停或恢复某个VCDN。

4)VCDN属性设置功能

支持设置/变更VCDN的全部/部分属性的功能。

9.2.2 VCDN内容管理功能

支持业务运营商具备手动管理VCDN节点中的内容的能力。

1)内容查询

支持业务运营商查询其VCDN节点中的内容信息。

2)内容编辑

支持业务运营商添加、删除VCDN节点中的内容。

3)内容传送

支持业务运营商将传送某个VCDN节点中的内容到另一个VCDN节点。

4)内容同步

支持业务运营商同步某个VCDN节点中的全部内容到另一个VCDN节点,特别是新增

VCDN节点时。

9.2.3 VCDN策略管理功能

支持业务运营商具备管理其VCDN策略的能力,以便自动控制其资源。

1)内容分发策略

支持业务运营商能够管理其VCDN节点的内容分发策略。分发策略应该支持动态内容

分发(节点根据内容服务状况,向其他节点推送内容或从其他节点获取内容)和来自内容管

理系统的内容操作指令。

2)内容老化策略

支持业务运营商能够管理其VCDN节点的内容存储阈值。当内容存储达到该阈值时,

CDN自动从VCDN节点中删除一些内容,以释放存储空间。内容删除完成后,通知内容管

理系统删除内容注册信息。

3)内容服务策略

支持业务运营商能够管理其VCDN节点的内容服务阈值。当内容服务会话达到该阈值

时,CDN将新的会话重定向到其他负载较轻的VCDN节点上。

9.2.4 VCDN 性能管理功能

每个VCDN节点应该能够为网络运营商和对应的业务运营商,周期性地收集并记录以

下性能数据。运营商可以查询实时或历史性能日志。

1

)VCDN节点控制单元的磁盘占用等信息;

2)VCDN 节点服务单元的磁盘占用等信息;

3)VCDN 流服务器的并发会话数等信息。

9.2.5 VCDN 故障告警管理功能

每个VCDN节点应该能够向网络运营商和对应的业务运营商发送实时告警,并记录故

障信息。

1)VCDN 节点能在故障发生时发送实时告警;

2)VCDN节点能在故障恢复时发送实时告警;

3)VCDN节点能够记录告警详细信息备查;

4)告警能够被运营商屏蔽。

9.2.6 VCDN 日志管理功能

VCDN应能够为网络运营商和对应的业务运营商记录业务日志,告警日志,性能日志

和操作日志。

1)运营商可以使用组合条件查询各种日志信息.

2)运营商可以自动或手动备份、恢复各种日志信息

3)运营商可以自动或手动清理各种日志信息

9.3 配置管理

9.3.1 拓扑管理

系统应支持拓扑管理功能。支持CDN结点对其下层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管理和维护,

管理和维护与本层相关结点的连接;并且和本结点的父结点保持联络。

系统支持添加和删除节点组织,更新和查询节点信息。

9.3.2 资源管理

系统应提供资源管理的功能,实现对CDN网络中各种设备提供的资源进行管理和维护,

支持资源的添加、删除、更新、查询等。

系统应提供如下的资源信息:

1)可提供的服务类型:直播,点播等;

2)节点类型:一级中心节点,二级中心节点,三级中心节点,四级中心节点,边缘节

点等;

3)并发连接数:总并发连接数,某类型服务并发连接数;

4)服务带宽:总服务带宽;

5)分发带宽:总分发带宽,单个分发带宽,VCDN节点分发带宽,在每个资源结点上

的最大流量。

9.4 性能管理

9.4.1 性能监控

系统应具备对CDN节点的服务器运行状况的监视功能,提供如下的状态信息:

1)控制程序运行状态;

2)CPU占用率;

3)内存/可用内存的大小;

4)磁盘I/O速度;

5)磁盘空间/可用空间的大小;

6)接口的通讯状态报告;

7)网络流量;

8)网络总流量/服务流量;

9)服务可用并发数/在用并发数/(某一段时间内)新建服务请求数/成功响应数;

10)与STB建立连接的平均时长/最大时长。

9.4.2 性能数据过滤

系统设备应提供设备的性能数据管理信息库的动态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为网络电视业

务的各组成设备的管理模块创建管理信息库模块,在所述管理信息库模块中设置告警管理字

段、告警操作字段、性能管理字段和性能操作字段,或者告警管理字段和告警操作字段,或

者性能管理字段和性能操作字段,设备管理器通过所述告警管理字段来决定是否接收设备上

报的告警,通过所述性能管理字段来决定是否接收设备上报的性能数据;所述设备通过所述

告警操作字段来决定是否产生告警,通过所述性能操作字段来决定是否产生性能数据。

所述告警管理字段和性能管理字段由所述设备管理器赋值,如果所述告警管理字段为

“有效”,则所述设备管理器接收设备上报的告警,否则拒绝设备上报的告警;如果所述性

能管理字段为“有效”,则所述设备管理器接收设备上报的性能数据,否则拒绝设备上报的

性能数据。

所述告警操作字段和性能操作字段由所述设备赋值,如果所述告警操作字段为“有效”,

则所述设备产生告警,否则不产生告警;如果所述性能操作字段为“有效”,则所述设备产

生性能数据,否则不产生性能数据。

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告警管理字段和告警操作字段来决定是否主动上报告警。

所述设备根据所述性能管理字段和性能操作字段来决定是否主动上报性能数据。

通过该功能可以在设备侧屏蔽了不必要的性能数据,降低了设备的负荷,甚至是建设成

本,也提高了网管系统的效率。

9.5 故障管理

9.5.1 实时告警

系统应支持实时告警和告警恢复的功能。设备在产生故障的时候,应实时向网管系统发

送告警信息;当告警被消除时,应实时发送告警恢复信息。告警应包括下列信息:

1)告警ID

2)告警名称

3)故障类别

4)告警级别

5)告警发生时间

6)告警恢复时间

7)CDN节点编号

8)设备类型

9)IP地址

9.5.2 告警过滤

系统设备应提供设备的告警管理信息库的动态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为网络电视业务的

各组成设备的管理模块创建管理信息库模块,在所述管理信息库模块中设置告警管理字段、

告警操作字段、性能管理字段和性能操作字段,或者告警管理字段和告警操作字段,或者性

能管理字段和性能操作字段,设备管理器通过所述告警管理字段来决定是否接收设备上报的

告警;所述设备通过所述告警操作字段来决定是否产生告警。

所述告警管理字段和性能管理字段由所述设备管理器赋值,如果所述告警管理字段为

“有效”,则所述设备管理器接收设备上报的告警,否则拒绝设备上报的告警。

所述告警操作字段和性能操作字段由所述设备赋值,如果所述告警操作字段为“有效”,

则所述设备产生告警,否则不产生告警。

所述设备根据所述告警管理字段和告警操作字段来决定是否主动上报告警。

通过该功能可以在设备侧屏蔽了不必要的告警信息,降低了设备的负荷,甚至是建设成

本,也提高了网管系统的效率。

9.6 日志

系统设备应提供设备的运行日志、告警日志、性能日志等。

10 接口通信协议

§5.5所述参考点之间的使用通信协议进行信息的交换,所用的协议如下。

系统应支持如下的接口:

10.1 CDN 全局服务器与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

CDN 全局服务器与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A接口,D接口),参见CCSA《IPTV 业务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10.2 CDN 全局服务器与内容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

CDN 全局服务器与内容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C接口),参见CCSA《IPTV 业务系统总

体技术要求》。

10.3 CDN 流媒体服务器与内容运营媒体库之间的接口

CDN 流媒体服务器与内容运营媒体库之间的接口(B接口),参见CCSA《IPTV业务需

求》和《IPTV 业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10.4 CDN 节点服务器与机顶盒之间的接口

CDN 节点服务器与机顶盒之间的接口(E接口),参见CCSA《IPTV 业务系统总体技术要

求》、《IPTV机顶盒技术规范》和《机顶盒与IPTV平台接口规范》。

10.5 流媒体与机顶盒之间的接口

流媒体与机顶盒之间的接口(F接口),参见CCSA《IPTV 业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IPTV

机顶盒技术规范》和《机顶盒与IPTV平台接口规范》。

10.6 CDN 全局服务器与门户导航EPG之间的接口

CDN 全局服务器与EPG系统之间的接口(G接口),参见CCSA《IPTV 业务系统总

体技术要求》。

10.7 CDN 全局服务器与CDN 节点服务器之间的接口

CDN 全局服务器与CDN 节点服务器之间的接口(H接口),有待进一步研究。

10.8 CDN 节点服务器与流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接口

CDN 节点服务器与流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接口(I接口),有待进一步研究。

10.9 位于不同节点内流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接口

一级节点内的流媒体服务器和二级节点内的流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接口(J接口),有待进

一步研究。

二级节点内的流媒体服务器和三级节点内的流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接口(J接口),有待进

一步研究。

N-1级节点内的流媒体服务器和N级节点(边缘节点)内的流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接口(J

接口),有待进一步研究。

11 性能要求

系统应支持以下的性能指标:

z 系统应具备管理10,000,000个以上的媒体文件的能力。

z 系统应具备控制50个以上的流媒体服务节点的能力。

z 单个节点应具备控制至少1000个并发服务流(每秒1-2Mb)的能力。

z 时移时间至少30分钟。

z 系统应具备每个节点响应每秒500个并发局部重定向服务的能力。

12 可靠性要求

系统应支持以下的可靠性指标:

1)系统应能在常温下每周7x24小时连续不间断工作,稳定性高,故障率低。关键软硬

件要求具有冗余备份能力。

2)保证核心系统(应用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除由于人为因素或外界因素,

例如误操作、电源故障、环境温度过高等造成的应用软件或系统软件故障和停机外,在99.9%

的时间内都能够正常运作(包括维修时间),故障停机时间三个月内不超过2个小时。

3)主机的短期故障不会导致告警和业务数据的丢失。

4)微机服务器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必须大于5,000小时,小型机平均运行

无故障时间(MTBF)必须大于10,000小时,所有主机硬件三年内故障修复时间不超过30

个小时。

5)系统应具有数据自动备份和恢复的能力。

本文标签: 内容节点系统服务器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