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926

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

素质教育下农村中学生课堂违纪问题浅析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

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带来课堂新气象的同

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素质教育农村中学生课堂教学违纪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

素质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尝试把

课堂还给学生。在带来课堂新气象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的表现

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是指学生出于故意或无意违反班级纪律的各

种行为,根据学生违纪行为的心理倾向,学生的违纪行为主要有以

下几种类型:

1.有意违纪行为

有意违纪是指学生明知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学校规章制度,但由于

心理上对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逆反心理,使他们习惯于扭曲地

看待问题,从而作出一些违纪行为。如故意顶撞老师(尤其是女教

师)、吵吵闹闹,乱丢粉笔头、讲话聊天等。

2.无意违纪行为

无意违纪行为指学生由于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松散,对自己的一

些行为在认识上产生偏差,而作出的一些违纪行为。如迟到、早退,

随意离开课堂、上课不认真听讲、思想开小差、睡觉、看其他书籍

等。

3.突发性违纪行为

所谓突发性违纪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其他学生的违纪行

为而引起的被动性的违纪行为。比如同位或前后位同学有意无意碰

了一下或其他扰乱行为,该学生出于本能的反映作出的回应行为违

反了课堂纪律。

二、农村中学生课堂违纪行为原因分析

中学生违纪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与中学生的生理、心理不

成熟有密切的关系。对农村中学生而言,其违纪行为还受其他多种

因素的影响。

1.外部原因

(1)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巨大

影响。父母关系不和甚至离异,对孩子缺乏关爱,会使孩子的心理

受到严重影响并进而影响其行为取向。反之,父母对子女过度溺爱

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农村家庭相对来说文化水平低,民主

意识淡漠,对孩子管理上要么过于严厉,要么放任不管。

①父母关系不和睦甚至离异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的和谐度对孩子个性的发展和日常行为表现会产生潜移默

化的影响。和谐、愉悦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们产生一种安全感,有

利于孩子们心理行为的正常发展,使孩子们具备积极向上、乐观的

性格特质。不和谐、冷漠的家庭环境,如夫妻经常吵架等会使孩子

们产生孤僻、暴力、消极的性格特质。父母离异对孩子产生的伤害

和影响就更大了。孩子情感缺失会造成孩子自卑、懦弱、恐惧感、

对抗性自暴自弃等。

②父母溺爱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父母溺爱(包括祖父母)是父母教养方式不当的一种表现。农村

家长常年在外打工的居多,许多学生由其祖父母抚养。老人往往对

孩子比较娇惯,对其基本上是只注重吃饱穿暖,对其心理精神方面

关注较少。还有的家长过于放纵自己的子女,本身文化水平低,素

质不高,再教育孩子方法不当,什么事都依着孩子,哪怕孩子做错

了也不说他,养成了“惟我独尊”的坏脾气。

③家庭经济状况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的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孩子的价值选择、人生取

向、自我意识并影响着其人生态度及行为取向。家庭非常贫困的孩

子在课堂上一般都能够遵守纪律。而过于优裕的家境条件,反而使

他们养成养尊处优的品性,成为影响教育的不利因素,表现在课堂

上即容易发生课堂违纪行为。

④教师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道德品质、教学水平、教学形式对学生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在教学中相当一部分课堂违纪行为是由教师本人引起的。一些老师

教育教学能力不足,在课堂上,教学重点不突出,只会照本宣科读

教材,强迫学生反复背诵、默写;一些老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形

式单一,“满堂灌”“一言堂”的方式让学生无法坚持听讲下去,形

成听课疲劳,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注意力分散等。还

有些老师师德不高,在课堂教学或日常生活中不能公平公正、一视

同仁的对待学生。更有甚者,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导致学

生的逆反心理加重。

(2)社会因素

素质教育下学生周六周日在家,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日益紧密。一

些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大,旷课、抽烟、酗酒、早恋等

现象层出不穷。学生在社会上沾染的坏习惯不可避免的会带进校园

课堂,并形成模仿效应,给学校管理带来难度。因此有的教师感慨

地说“5+6=0”,就是说在校五天的教育让校外两天的影响就给冲谈

了。

2.内部因素

学生违纪行为的产生除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外,还受其内部

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从生理上来看,中学生处于12~15岁左右,脑的发育并没有完

全成熟,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差。初中生自制能力方面仍

处于没有完全成熟的阶段。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大多数中学

生很难做到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从心理上来看,十多岁的中学生正处于“逆反”心理比较强的时

期,这也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有时,他们也知道

自己的行为不对,但是出于逆反心理,故意顶撞老师,在课堂上搞

小动作,哗众取宠,表现自己。还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原因或者受过

其他伤害,心理上有阴影,在课堂上也常表现出异常甚至是违纪行

为。

三、农村中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教师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个性特征、文化水平、教

育观念、教育能力、教学水平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各方面的

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与素

质教育相适应。

首先,教师要正确完成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转变。素质教育要求

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

源的开发者。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

的帮助者,而不是高高在上,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的“独裁者”。

其次,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对学习有

兴趣,从而减少无意违纪现象的发生。第三,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违

纪行为即不能不管不问,又要照顾学生的尊严,灵活运用目光扫瞄

法、旁敲侧击法、名字刺激法等使学生的违纪行为及时纠正。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新课改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首先,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

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只知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中学阶段

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渴望被看作一个真正的“人”。不仅在

课堂上,在平时教师更要注意顺应学生这一特点,潜移默化的教育

学生,使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守纪习惯。农村学

生由于父母在外打工较多,平时缺少关爱和教育,形成了散漫自由

的习气,对此教师要多关心这些学生,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并

把这种感情化为学习的动力,最大限度的把违纪现象控制到最低。

其次,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学生是发展的,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

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行为或进步,哪怕只是一点很小的进步,教师

也应及时给以肯定,以此强化学生的良好习惯。

本文标签: 学生课堂孩子违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