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374

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

古代文学

通过《国殇》分析屈原的爱国情怀

王灿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摘要:战国时代,诸侯竞争、天子势微,各个国家

的臣民逐渐形成了自强意识。屈原生于此时,在其创作

的《国殇》中有着非常强烈的忧国意识和故都情怀。“国”

对于屈原来说,并不仅仅是贵族封地,而是德之聚集地。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国殇》创作背景进行分析,并对

其进行鉴赏,从忠君情怀、美政情怀、对理想的追求与

探索情怀、对故土的热爱情怀等方面论述了《国殇》中

屈原爱国情怀的表现。

关键词:《国殇》;屈原;爱国情怀

屈原创作的作品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是华夏民族

爱国思想的本源。纵观中国文学史,爱国主义从屈原开

始,到唐代杜甫、陆游再到现代鲁迅,一直传承与发扬,

影响深远。此外,屈原的爱国思想以及忠贞精神对国外

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朝鲜半岛中的文人墨客高谈阔

论时,总是离不开屈原的作品,同时高丽王朝名人达士

的矢志不渝精神都是以屈原作品为精神支柱。因此,深

入研究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对我国民族精神传承有着非常

深远的意义。

一、《国殇》创作背景

《国殇》创作的背景在楚怀王与其子楚顷襄王时代,

彼时秦国励精图治,通过商鞅变法,逐渐居于战国七雄

之首,扩张意图路人皆知。而楚国在当时是比较强大的

国家,遂成为秦国攻城略地最为关键的对象之一。然而

楚怀王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将合纵连齐的方针放

弃,齐心秦国“空手套白狼”的许诺,毅然与秦国交好。

当秦国无情撕毁诺言时,两国开始交恶。自公元前313

年开始,两国之间发生很多次大规模战争,无一例外,

都是以楚国败阵而结束。12年后,秦国与魏、韩、齐联

合进攻楚国,将楚将唐昧杀死,获得重丘。次年,秦国

再次攻楚,楚军大败,死亡者高达2万人。之后几年中,

楚怀王遭到秦国囚禁,怀王之子即位。此时秦国持续出

兵,致使楚军将士死伤惨重。从发生战争开始,楚国丢

失大量城池,死伤将士高达15万。在此情况下,屈原目

睹楚国将士死于沙场,楚国城郭被破,百姓流离失所,

因此做《国殇》以祭奠楚国将士亡魂。后人认为:屈原

的《国殇》,乃是由于怀王和顷襄王之世,背约忘亲、任

谗弃德,以致人神共怒,将士横尸荒野,屈原对此极痛

而深悲。而对于战国时代来说,两国战争,由于楚国是

战败国家,故而战死疆场的将士尸身只能留于荒野之中,

无人为其举行祭祀活动,操办丧礼。正是在此恶劣的背

景下,处于放逐境地的屈原创作了《国殇》,以此亡灵超

度,期待其成为楚国的守护神。

二、《国殇》赏析

《国殇》是一篇祭奠亡魂之作,是对已经故去的爱

国将士的哀悼,礼赞和追悼为国捐躯的将士亡灵。首先

对秦楚两国短兵相接进行描述,楚国将士不顾生死奋勇

杀敌的壮烈场面;其次赞颂将士们为国捐躯的情操与高

尚品德。《国殇》缅怀了保家卫国的战士,不仅对他们壮

烈的精神和英雄气概进行歌颂,同时还有一雪国耻的浓

烈欲望,抒发了屈原热爱国家的高尚情操。《国殇》主要

分为三小节。第一节主要描绘了车战中最为激烈的场面。

首先写穿过将士的铠甲和武器,其次,描绘了秦楚两军

相接,再次写秦军的疯狂与善战。最后写楚军将士奋勇

杀敌和英勇顽强的精神。这一小节描写的具体形象、层

次分明,突出了士兵的豪壮和无畏的感情以及战斗的残

酷。第二小节主要描绘的是楚军将士寡不敌众,几乎全

部牺牲的悲壮场面。此时,秦军残酷且疯狂,楚国将士

受创惨重,但是将士们却宁死不屈和英勇无畏。如“援

玉袍兮击鸣鼓”,说明楚军将士即使伤亡惨重,但是听到

鸣鼓声音,仍然奋起杀敌,不断进攻。此节将楚国士兵

视死如归和英勇顽强的形象描绘的栩栩如生。第三小节

是主要是对死去的战士进行赞颂,讴歌士兵们义无反顾、

誓死报国、远离家乡的决心。随后赞颂了士兵们宁死不

屈、视死如归、刚强勇武的精神。屈原表达的感情是沉

痛、真诚而凝重的。在《国殇》中,屈原将静态的刻画

与动态描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静态刻画中将精神赞

美与外形描绘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动态描述中,将局

部特写与全局鸟瞰图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方式

使战争画面步步展开的同时,也使屈原感情协调一致并

层层扩散开来。

三、《国殇》中屈原爱国情怀的表现

(一)忠君情怀

《国殇》中忠君情怀是作者爱国情怀的体现之一,屈

原想要为楚王导夫先路,一血前耻。战国初期,楚国是

最为强大的国家。当此之时,它拥有如今半个河南、安

徽、江西、湖南大部分以及湖北全省等地,后来又从湖

南南下,收取广西东北角,东北入驻山东,东边消灭越

国。早在楚庄王时期,楚国就已经有了统一全中国的雄

心。然而在楚王生被杀之后,接连遭到韩国、赵国以及

魏国的攻击,在公元前402年-391年,仅仅十几年光景,

楚国接连丧失乘丘、榆关、大梁等地。至秦国崛起,楚

国都没有恢复国力。一直到楚怀王即位,屈原对列国形

势非常了解,立志振兴楚国,忠君爱民,这是屈原的最

65

初的理想,同时屈原也是这样坚持的。在楚国与秦国交

战过程中,屈原处于被放逐的境地,而《国殇》被创作

于此时。在《国殇》中,有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

士争先;同时还有埋住两轮,绊住四匹马,仍手拿玉槌

击打战鼓。这是在描写士兵们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刚

强勇武的精神。但是深入挖掘其内在含义,可以看出,

屈原此时仍然想要为君主效力,促使君主改变现状,奋

勇图强。同时,屈原在创作《国殇》时,其内容有将士

们手拿干戈,身披皮甲,在战车交错,刀光剑影中与敌

人相互拼杀,除了描写士兵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外,以士

兵忠君爱国的情感寄托了屈原自身的爱国情怀。此外,

屈原生活在一个人才埋没、残暴横行、小人得志的战

乱年代,忠君思想淡化,贵族之间尔虞我诈,致使楚国

不断发生内乱,君主威严不再。这种情况下,屈原创作

《国殇》除了祭奠战士们的英灵之外,还想要借助数十万

将士的死,唤醒贵族以及国人的忠君情怀,以帮助君主

励精图治,恢复山河。

想被贬的“一文不值”。屈原在创作《国殇》过程中,正

是其被流放时期。在为死去的战士赞颂的同时,也抒发

了屈原对建设美好国家的爱国情怀。例如:后两句中描

绘了“战士勇敢且战斗力居高不下,始终刚强,抵御敌

人的侵犯”和“身首异处,但是精神永存,魂魄当为鬼

中英雄”。这两句明里是对将士的讴歌,赞美将士们在极

度疲乏和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仍然富有战斗力,保护国

家不被侵犯,即使身死也在所不惜。然而暗里却衬托了

屈原以死报国的爱国情怀,即使自身被流放,但是仍然

富有报国的理想,一直坚定着这个信念,纵然奸佞小人

再多,也不会改变,誓死保卫国家领土。

(四)对故土的热爱情怀

屈原爱国主义情怀表现的最为突出的便是对楚国旧

土的眷恋之情,宁愿身死也不忍“去国”,这是对故土的

热爱情怀。在《国殇》中,有这样的描述,将士出征不

复返,路途遥远,平原迷漫,佩戴长剑,携强弓弩,首

身分离,壮心不变,这些都表明屈原热爱故土,从将士

们身上衬托屈原自身的想法。即虽然出征路途遥远,但

是也要佩戴长剑,携带强弓弩保家卫国,纵然战死疆场,

也绝不改变。此前,屈原在《离骚》中已经表达了自己

“去国”的思想,但是在被放逐之后,屈原目睹国家被侵

犯,将士们战死疆场。同时眼看故国旧乡要沦陷在他国

马蹄之下,使得其“去国”的思想被这种热爱故土之情

冲击的不剩丝毫。此外,《国殇》中赞美之情跃然纸上,

将士们出征的目的便是保家卫国,誓死捍卫国土,在左

骖死去和右骖受伤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深处楚国

大地,人何以堪,这是屈原当时的内心写照,在这种矛

盾的思想中,由于对故土的热爱,使其变得更加明晰,

爱国情怀跃入人们眼帘之中。

四、结论

综上所述,屈原是真正不朽的,之所以这样,除了

他是中华民族第一位崇高的诗人外,还有他的作品中体

现了他浩大的爱国主义情怀。经过上文分析可得,《国

殇》的创作是基于楚国内外交困,战士暴尸荒野的背景

下,其作品在讴歌楚国战士们宁死不屈,奋勇杀敌的情

怀之外,充分体现了屈原忠君、美政、打破贵族专权以

及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

张清波

.

从个人哀伤到“以身许国”——《楚辞新

论及其他》对屈原政治思想的评价

[J].

出版广角,

2017 (22)

86-88.

[2]

易小兰

.

赤子之心昭日月——有感屈原与毛泽东的爱

国情怀

[J].

湘潮

(

下半月

)

2016 (07)

135-137.

[3]

龚红林,余三定,锺兴永

.

论屈原的爱国情怀及其当

代价值

[J].

云梦学刊,

2015

36 (06)

53-60.

[4]

郭刚

.

屈原的爱国情怀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 (11)

14.

(二)美政情怀

纵观屈原的一生,其政治思想可以用八个字概括,

即“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其中举贤授能,以现代白话

进行还原便是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当政,打破楚国贵族

政权垄断的格局。在《国殇》中,屈原利用秦国侵犯楚

国土地,践踏楚国将士,士兵伤亡惨重,首身分离等词

语描述战争残酷、将士英勇的同时,也衬托了当时楚国

政治的核心权利层的昏庸无能,士大夫争名夺利。前方

将士浴血奋战,后方贵族骄奢淫逸,不思进取,使得楚

军各方面与秦军相比弱上一线,致使战事吃紧,人员伤

亡惨重。同时《国殇》中所用措辞“威灵怒”与“弃原

野”等,描写战争引起神灵震怒和战士尸首弃于荒野的

同时,也衬托了楚国政治昏聩引起神灵震怒,且为国捐

躯的战士竟然没有国人收尸。表达了屈原痛心,并致力

于美化政治,改变当前权利格局。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屈

原的美政爱国情怀,即只要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就应

该授以其官职和权利,促使国家发展。这对于贵族出身

的屈原来说是极其不易的,足以说明其眼光长远,政治

抱负远大。而在《国殇》中体现修明法度的语句描写虽

然车轮被掩埋,马匹被绊住,但是将士们在听到战鼓声

想起之后,仍然奋勇杀敌,这足以说明楚军治军严谨,

有着严明的法律制度。这一点衬托出屈原对于政治的美

好愿望,希望国家领导者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三)对理想的追求与探索情怀

屈原对理想的追求与探索主要体现在君主听信谗言

后的幽思忧愤和对楚国前路的担忧。在楚怀王前期,屈

原由于自身的才华和政治抱负,被怀王重用,这一事实

引起了贵族的不满。在贵族权贵向怀王进献谗言下,屈

原的在怀王面前的信誉度一降再降,先是贬职,之后流

放。因此,屈原一直追求国强民富、建立法度国家的理

66

本文标签: 屈原楚国将士情怀国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