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659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

DB33/T 2243—2020

疫情风险评估五色地图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疫情风险评估五色地图的术语和定义、总则、风险评估、地图标识和管理要求等。 本

标准适用于应对突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时省域内以县(市、区)行政单元为区分的风险评估、

地图标识与防控管理信息发布或警示。其他区域范围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284 快速响应矩阵码

GB/T 21049 汉信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3.1

疫情风险地图 epidemic risk assessment map

通过对疫情发展数据记录、研判和分级,以不同颜色标识地图区域,直观展示各区域疫情风险评估等

级的地图。

3.2

3.2

聚集疫情 aggregated epidemic

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或共同暴露而感染的事件。分为家庭性和非家庭性聚集疫情。

4 总则

4.1

应按照我国突发性事件和传染病防治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应急响应等级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

等级评估准则,并应按照疫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4.2

应确保风险评估的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应根据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传染病传

播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影响其传播的主要因素,选择相关指标。

4.3

疫情风险地图应采用红、橙、黄、蓝、绿五种色彩标注形式,分别对应从高到低五个等级(高风

险、较高风险、中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参见附录 A。

4.4

疫情风险地图应以省域内各县(市、区)行政区域为单元,作为风险防控管理信息发布或警示。

4.5

评估应动态进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疾病的流行阶段,适当调整评估指标及其权重,科学

校正评估结果。

2

DB33/T 2243—2020

5 风险评估

5.1

评估参数

5.1.1 县(市、区)行政单元风险评估应根据该区域的重点地区人员流入情况、输入病例数量、本地

原发病例数量、传染病平均潜伏期内(按不同疾病特性予以约定)该区域新增病例数和聚集性疫情发生

情况等相关内容设定参数,应包括评估正向指标和反向指标。

示例

新冠肺炎平均潜伏期可设为 7 天

5.1.2 评估正向指标包括确诊病例总数、本地病例占比、聚集疫情发生情况三类参数,应分别设置特

定权重。

示例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数、本地病例占比、聚集疫情发生情况的权重可分别为 50%、30%和 20%。

5.1.3 评估反向指标以连续周期内无新增确诊病例数为权重设定,连续周期可为 3 日、5 日或 7 日等

值。

5.2

评估算法

5.2.1 参数Ⅰ为确诊病例总数分值 α:设定评估前一日最高确诊病例总数的县(市、区)为满分,按

比例计算其它县(市、区)确诊病例总数的分值。

示例

以此项参数满分为50分为例,评估前一日X县域确诊病例总数为10例,全省最高,则赋满分为50分;Y县域确

诊总数为8例,则分值为40分。

5.2.2 参数Ⅱ为本地病例数占比分值β:设定评估前一日本地病例占当地确诊病例总数比例最高的县

(市、区)为满分,按比例计算其它县(市、区)本地病例占比的分值。

示例:以此项参数满分为30分为例,评估前一日X县域本地病例占当地确诊病例数比例为20%,全省最高,则赋满分

为30分。Y县域比例为10%,则赋分15分。

5.2.3 参数Ⅲ为聚集疫情分值γ:设定聚集疫情起数(A)与发生的病例总数(B)权重,宜各为 50%;

家庭性聚集疫情起数(A1)权重,宜为 30%;非家庭性聚集疫情起数(A2)权重,宜为 70%;家庭性聚集病

例(B1),宜为 50%;非家庭性聚集疫情病例(B2),宜为占 50%,见式(1)。以县(市、区)域内聚集

疫情分值最高的为满分,按比例计算其它县(市、区)聚集疫情的分值。

γ =( 0.5*A1+ 0.5*B1)*0.3 +( 0.5*A2+ 0.5*B2)*0.7

------式(1)

示例

以此项参数满分为20分为例,评估前一日X县域聚集疫情分值为省域内最高,则赋满分20分;Y县域聚集疫

情分值为X县的70%,则赋分14分。

5.2.4 反向指标计算是以当前正向指标总分为基数,按一定周期内的没有病例数对应的权值进行减法

操作。

示例

连续 3 天新增病例数为 0,减去正向指标总分的 5%;连续 7 天新增病例数为 0,减去正向指标总分的 10%。

5.2.5 正向指标总分等于确诊病例总数分值、本地病例数占比分值、聚集疫情分值之和,见式(2);

风险评估总分由正向指标总分减去反向指标分。见式(3)。

正向指标总分



-----------------式(2)

3

DB33/T 2243—2020

风险评估总分 正向指标总分- 反向指标

----------------式(3)

5.2.6 疫情风险区间划分应根据风险评估总分的离散程度为基准,按得分划出散点图,散点相对集中

的为一个分数区间。

6 地图标识

根据管控需要对疫情风险区域按五级风险分级,风险评估总分对应分级如下(以总分 100 分为例):

——90 分以上,疫情风险地图标识颜色设定为红色,应为高风险;

——60 分-90 分,疫情风险地图标识颜色设定为橙色,应为较高风险;

——20 分-60 分,疫情风险地图标识颜色设定为黄色,应为中风险;

——10 分-20 分,疫情风险地图标识颜色设定为蓝色,应为较低风险;

——10 分以下,疫情风险地图标识颜色设定为绿色,应为低风险。

7 管理要求

7.1.1 疫情风险地图应动态实时更新数据,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7.1.2 应根据风险等级动态确定并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统筹考虑各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将五级风险等级作为区域企业复工复产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

7.1.2.1 高风险地区。除涉及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的企业外,暂不复工;应按照“科学有序、依法

依规”原则,优化交通管控措施,对省际卡口和重点地区,从严管控。

7.1.2.2 较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实行受控复工,分批分类,有序复工;应实行企业员工受控返工,

对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员工,严格落实不少于传染病潜伏期的医学观察措施;对来自其他地区的员工,按照

来前有准备、途中有秩序、来后有制度进行管控。

7.1.2.3 较低和低风险地区。减少设卡,恢复生产人员物资运输和供应保障通行便利机制;在落实好

员工健康监测制度、企业健康管理制度和疫情预警制度等前提下,全面复工复产。

7.1.3 应建立人口综合库、法人综合库、电子证照库、信用信息库、地理信息库等基础数据库。应对

涉疫重点人员信息研判,建立重点人群管控库、白名单人员数据库,并实现数据归集。

7.1.4 应对数据进行动态管理,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比对,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

7.1.5 应建立突发情况应急处理预案。

4

DB33/T 2243—202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疫情风险地图示例

A. 1 疫情风险地图示例

截至 2020 年 2 月 9 日 24 时,疫情风险地图示例见图 A.1。

图 A.1 浙江省县域疫情风险地图

5

本文标签: 风险疫情评估地图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