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971

2024年6月3日发(作者:)

《暴风雨》中的父女关系以及普洛斯彼罗父爱的局限性

摘 要:本文从父女关系的视角出发,重点分析普洛斯彼罗对于

米兰达的培育,本文认为《暴风雨》中普洛斯彼罗对女儿的教育有

失偏颇,将女儿的婚姻作为工具以及父权制观念使得他对米兰达的

的父爱显现出局限性。

关键词:暴风雨;普洛斯彼罗;米兰达;父爱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026x(2012)09-0000-02

普洛斯彼罗往往被视作一位完美的父亲,代表莎士比亚心目中

理想的父亲形象。他在荒岛上肩负起父亲和母亲的责任独自养育米

兰达,给予女儿他认为最好的教育。“我亲自作你的教师,使你得

到比别的公主小姐们更丰富的知识……而且她们的师傅也决不会

这样认真。1”。普洛斯彼罗爱米兰达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这

种父爱仍停留在养育以及责任的表面,这其中既有普洛斯彼罗的疏

忽,也有身处荒岛环境的无奈。

一、普洛斯彼罗对米兰达的教育有失偏颇。

普洛斯彼罗对女儿的教育中有两大盲点,一是社会教育,二是

心理关照。

首先,米兰达的知识面不够广,如何与岛外人相处,如何分辨

人心善恶都是普洛斯彼罗社会教育的软肋。米兰达眼中除了凯列班

再无恶人,船上的安东尼、西巴斯显等人都是“这么出色的人物2”,

斐迪南更被她看成是神圣无瑕的,她如婴儿般纯洁,新奇的世界新

奇的人在她看来都是美好的,没有一丁点的危险与不妥。文中普洛

斯彼罗说道“我借着预知术料知福星正在临近我运命的顶点3”,可

见普洛斯彼罗早就在做带女儿离开荒岛的准备,然而这样一个处在

社会边缘,天真单纯过了头的少女到了外面的世界,尤其是那不勒

斯局势复杂的皇宫里该如何生存?在日后的宫廷中这一点极有可

能对米兰达造成致命的伤害,普洛斯彼罗对此负有相当的责任。其

次,从普洛斯彼罗精心设计的米兰达与那不勒斯王子斐迪南的相遇

可以看出米兰达对于外界人类的认知极度匮乏。“相信我的话,父

亲,它生得这样美!但那一定是一个精灵。4”,“我简直要说他是

个神5”,“我不曾见过一个和我同性的人,除了在镜子里见到自己

的面孔以外,我不记得任何女子的相貌;除了你,好友,和我的亲

爱的父亲以外,也不曾见过哪一个我可以称为男子的人。我不知道

别处地方人们都是生得什么样子6”普洛斯彼罗没有向米兰达详细

地形容过岛外社会上人们的样貌装扮,导致米兰达认知的空白。除

了衰老的父亲和丑陋的凯列班再没有参照物的米兰达认为斐迪南

美不胜收,在一开始她甚至不能判断出他是一个人,而神的赞美也

没有引起父亲对于怀春年龄的女儿因无知产生盲目崇拜一个男人

的担忧。

普洛斯彼罗满足米兰达物质和基本知识的需求,却没有适当地

关注米兰达的心理健康。在离开荒岛之前的12年中,普洛斯彼罗

从没有问过米兰达关于在大陆的童年以及流放的记忆或是感觉。

“但是这怎么会留在你的脑中呢?你在过去时光的幽暗的深渊里,

还看不看得见其余的影子?7”他没能考虑到逃亡经历是否会对当

时年幼的女儿造成心理阴影。另外,普洛斯彼罗选择在事件发生的

当天告知米兰达过去的一切,不在乎从未涉世的女儿能否承受的了

这短时间内的一系列重大变故。尽管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还没有自觉

的对于子女的心理教育,普洛斯彼罗的做法还是显得过于疏忽了。

二、普洛斯彼罗将米兰达的婚姻作为自己的政治工具。

普洛斯彼罗将与那不勒斯王室结姻列为自己的计划中重新获得

政治地位的筹码,在已知那不勒斯父子品行非佳的情况下仍不对计

划作任何更改。从表面上看,普洛斯彼罗促成了米兰达和斐迪南美

好的爱情,这种爱情的可靠性却是值得商榷的。如果不是青梅竹马,

少女生命中的第一个爱人往往是在合适的时间里闯入了少女空白

心房的人,不一定是她的真爱。《飘》中的斯嘉丽对于艾希利便是

典型,米兰达亦然,她坠入情网完全在普洛斯彼罗的掌控之中。在

遇见斐迪南之前米兰达只见过父亲和奴隶凯列班两个男人,在她这

个年龄这种生存状态下任何一个相貌周正,年龄适当的男人只要与

她相遇,都很可能会“碰巧”占据她空缺的内心成为爱人。就像米

兰达自己说的,“除了你之外,在这世上我不企望任何的伴侣;除

了你之外,我的想像也不能再产生出一个可以使我喜爱的形象。8”

至于斐迪南,在接连遭受打击之后的荒岛上,米兰达就像唯一的一

线光亮,他别无选择。再者,普洛斯彼罗在遇见斐迪南之前已经从

爱丽儿的报告中得知王子不是个嫁女儿的好选择:面对危险王子第

一个跳入水中,第一个慌乱不堪,脱离危险后不寻找同伴不考虑解

决办法而是“坐在那儿望着天空长吁短叹9”。当两个年轻人相遇时,

斐迪南说:“要是我在我的本国,在说这种言语的人们中间,我要

算是最尊贵的人。10”普洛斯彼罗显然注意到了斐迪南人情淡薄的

性格,他反问道:“什么!最尊贵的?假如给那不勒斯的国王听见

了,他将怎么说呢?请问你将成为何等样的人?11”即便知道王子

为人并不值得托付,普洛斯彼罗依然工于计划,置女儿幸福于身后。

另一方面,与那不勒斯王室联姻其实是普洛斯彼罗唯一的选择。

中世纪贵族之间结姻均是出于政治目的,婚姻从来就不是爱情做

主,结婚成为稳固社会地位和跻身社会上层的工具。16世纪的英国

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旧的关系逐渐瓦解,社会中层

(资产阶级)的年轻人普遍要求自主择偶的权利,下层人民在婚姻

问题上不得不考虑生存因素,而在王宫贵族的阶层,政治纽带一直

都是婚姻的主导。在外流放的十二年间普洛斯彼罗对如今米兰及周

边的情形不了解,但他知道国内外早已是安东尼奥的势力,要想在

回国后保证人身安全,稳固社会地位,维持局势稳定,已是孤家寡

人的普洛斯彼罗最好的选择便是迅速寻找足够厚的靠山,荒岛上的

他目前能抓住的机会便是与之前纠缠不清的那不勒斯联姻。身为贵

族的原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用看似自由的方式让女儿与那不勒斯

王子结婚,是他为今后打算的唯一选择,他爱米兰达,环境所迫也

只能做到如此。

三、父权下的普洛斯彼罗与米兰达。

普洛斯彼罗既是慈爱的父亲又是强权的父亲,他培养出的米兰

达善良温柔,懂事有礼,对于父亲敬爱有加,顺从中也不无婉曲的

反抗。在第一幕第二场,普洛斯彼罗在讲到十二年前安东尼奥的劣

行时,有三次向米兰达发问在不在听,这三处发问可以理解为普洛

斯彼罗情绪激动,生怕女儿不够了解叔父的险恶,或是米兰达真的

走神,如果是后者,那么米兰达走神的原因很可能是在独立思考父

亲所讲内容的可靠程度,她不怀疑父亲,但知道父亲对于所谓恶人

的评价是有可能像谩骂凯列班那样言语过重的。第一幕中米兰达遇

见王子前表达了不愿见到凯列班的小小意愿,却没有得到父亲的允

许,普洛斯彼罗的目的是安排女儿见王子,他本可以自己先吩咐凯

列班再唤米兰达却没有这样做。从这种随意的日常生活细节可以看

出普洛斯彼罗有着比较强烈的封建家长的控制欲。这种现象在莎士

比亚的笔下非常常见,例如我们熟知的《仲夏夜之梦》中的伊吉斯,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凯普莱特,《李

尔王》中李尔。在家庭中拥有绝对权威的父亲第一要务是维护家庭

的稳定,父亲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一票否决他认为儿女于家庭有损的

行为,这成为戏剧冲突的根源之一。莎士比亚笔下的父亲初衷都是

爱护女儿,因性格环境差异而做法不同,由此展开多种多样的父女

矛盾。

在众多父女冲突中米兰达与普洛斯彼罗的关系比较平和稳定。

米兰达对于父亲的态度首先是顺从的,却也表达出不予赞同父亲掀

起暴风雨的复仇行为,她说道:“要是我是一个有权力的神,我一

定要叫海沉进地中,不让它把这只好船和它所载着的人们一起这样

吞没了。”她把父亲暗喻作神,态度让父亲与读者都会感到舒服;

她在与斐迪南的交往中悄悄违背了父亲的嘱咐(这也在普洛斯彼罗

的计划中),宁愿自己帮助斐迪南搬沉重的木头却没有放走斐迪南

或是做任何有损父亲安排的事。如同父亲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一样,

莎士比亚笔下的女儿对待父亲的出发点是“服从您、爱您、敬重您

13”而后在个人爱情与幸福的追求中保持独立性。米兰达不像朱丽

叶那般刚烈,不像私奔的杰西卡、赫米娅那般决绝,也不像奥菲利

娅、考迪利娅那般过于顺从父亲而误了自身,她别有一种中庸,乖

巧之美,这种性格上的近似完美使得米兰达有一种符号化的魅力,

这也更贴近作者的初衷。

米兰达品性的完美与她认知的缺乏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如果

不是远离了善恶纷争,米兰的也形成不了日后的性格。十二年来由

父亲控制“世界”的观念不可撼动,这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模式,

面对父亲空气般存在的强权,米兰达不自觉地以一种习惯及依赖的

方式处理一切问题,这也造成了她在成年仍离不开普洛斯彼罗的负

面影响。

普洛斯彼罗作为一个智者和一位慈父,能用其全部给予女儿父

爱,这种父爱不可避免的带有局限性,它一方面来自普洛斯彼罗自

身,半是性格,半是执着;另一方面则来自物质及信息匮乏的环境。

父权的压制与女儿的人性解放一直都是莎士比亚在探讨在解决的

问题,普洛斯彼罗与米兰达的父女关系是莎士比亚创造的无干扰环

境的实验,是原基础上新型父女关系的尝试,虽然仍摆脱不了男性

话语权的影响,但仍是莎士比亚晚年人文思想高度深入的体现。

注释:

①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莎士比亚戏剧选》,朱生豪译,长江

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504页,第562页,第504页,第513

页,第513页,第536页,第501页,第536页,第505页,第513

页,第514页,第510页。

《莎士比亚悲剧集》,朱生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第289页

参考文献:

[1] 莎士比亚戏剧选,朱生豪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2] 莎士比亚悲剧集,朱生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

本文标签: 父亲女儿莎士比亚社会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