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792

2024年6月23日发(作者:)

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

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三种。 清净信:当步入陈设许多佛像、

经书、佛塔的佛殿或经堂里,或者见到上师、善知识、高僧大德的尊颜,听到他们

的丰功伟绩以及感人事迹,依靠此类因缘,能够立即想到他们的悲心广大等等,这

种由清净心引发而生起的信心,就叫做清净信。 欲乐信:当听到恶趣轮回的痛苦之

后,自然生起渴望摆脱的心态;当听到善趣与解脱的安乐时,油然生起渴求获得的

心理;而一旦听到善法的功德,会生起想要修行的心念;当现见罪业的过患之后,也

会立即生起想要断除的决心。这些都属于欲乐信。 胜解信:了知三宝的不共功德与

加持之后,从内心深处生起信解,知道一切时分无欺的皈依处就是三宝,想到无论

是苦是乐,是病是痛,是生是死,任何事情,无欺的皈依处——三宝都会知晓,除

了三宝之外,自己没有其他可依赖的、可指望的靠山,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心,就称

为胜解信。

正如邬金莲师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 信心犹如种子,它

能生长一切善法功德,如果不具备信心,那就如同种子被火烧得一干二净一样。如

经中说:“无信心之人,不生诸善法,如种被火焚,青芽岂能生,”

此外,信心也是居于七圣财(信财,戒财,舍施财,闻财,惭财,愧财,智慧

财)的首位,如云:“信心如宝轮,昼夜修善道。” 所以说,信心是一切财宝当中

首屈一指的。信心就像宝藏,是无穷无尽功德的源泉;信心就像双足,能够踏上解

脱胜道;信心又像双手,能将一切善法揽入自相续。如颂云:“信财宝藏双足胜,犹

如双手摄善根。”

虽然三宝具有不可思议的悲心与加持,但要想使之融入自相续,唯一还要依赖

自己的信心和恭敬心。如果自己具有上等的信心与恭敬心,那么所得到上师三宝的

悲悯与加持也是上等的;倘若具有中等的信心与恭敬心,所得到的悲悯与加持也是

中等的;假如仅仅具备下等的信心与恭敬心,就只能获得少许的加持与悲悯;如果根

本没有信心和恭敬心,那么绝对不可能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如若自己没有

信心,即使遇到真佛摄受也不会有什么收益,就像前面提到的善星比丘和世尊的弟

弟提婆达多等一样。无论是谁,如果具有一颗真诚的信心与恭敬心,那么现在祈

祷,佛陀就会降临安住在他的面前赐予加持,佛陀对众生的悲心无有亲疏,一视同

仁。如颂云:“何人诚作意,能仁现彼前,赐灌顶加持。”

邬金莲师也说:“具有信心善男女,莲生不去何处住,吾寿无有殁尽时,信士

前我各现一。”

只要自己具有胜解信,任何人都会得到佛的悲悯,就像人们通常所说的“自己

有胜解信,老妇依靠狗牙得成佛”。 从前有一位老妇人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经

常去印度经商。母亲对他说:“印度金刚座是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出世的圣地,

你一定要从印度给我带回一个作为顶礼对境的殊胜加持品。” 尽管母亲三番五次

地嘱咐,但儿子都忘在脑后了,一直没有带回加持品。

一次,儿子又准备去印度时,母亲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如果这次你还不给我

带回来一个作为顶礼对境的加持品,我就自杀死在你的面前。”

儿子去印度经商到返回的期间又忘记了母亲嘱咐的那件事,快要到家门的时候

才突然想起了母亲的话。他心里嘀咕:现在该怎么办呢,我没有给老母亲带回任何顶

礼所依的加持品,如果这样空手而归,老母一定会自尽身亡的。他不禁左右环顾,

结果发现路边有个狗头,于是拔出狗牙,用绸缎裹好带回来交给母亲说:“这是佛

陀的牙齿,希望你将它作为祈祷的对境。”

老母亲将这颗狗牙当作真正的佛牙,生起了强烈信心,经常顶礼供养,后来狗

牙降下了许多舍利。当老妇人去世的时候,彩虹光环等瑞相纷纷呈现。其实,这并

非是狗牙具有加持力,而是老妇

人以强烈的信心力认为它是真正的佛牙,这样一来,佛的加持力融入狗牙当

中,所以也就与佛牙没有差别了。

此外,在工布地方有一个叫觉沃奔的愚人,一次他去拉萨朝拜觉沃佛像(存放

于拉萨大昭寺内释迦佛十二岁的身像)。当时觉沃佛像前,没有香灯师等其他任何

人。于是“工布奔”便来到近前,他看到那些供桌上的食品和酥油灯,心想:觉沃

像是将这些糌粑团蘸上灯器里的酥油汁以后才吃的,为了使酥油汁液不凝固才燃火

的,觉沃他怎么享用我也应该同样食用。于是乎,他将糌粑食子蘸上酥油汁就开始

吃了起来。吃完了以后,看着觉沃的尊颜说道:“神馐(供佛的食品)被狗叼走了您

也是笑眯眯的,酥油灯被风吹动您还是笑眯眯的,您真是一位好上师。我的这双鞋

托您保管,我转绕您一圈就回来。”说完便将鞋子脱下来放在觉沃佛像前面,他自

己去转绕了。

香灯师来了以后,看到了佛像前的鞋准备扔出去。这时,觉沃佛像开口说话

了:“这是工布奔委托我保管的,不要扔掉。” 那个工布奔回来取鞋时,又

说:“您真是一位好上师,明年请到我的家乡来吧。我宰一头老猪炖上猪肉,煮熟

陈旧的青稞酿成青稞酒等着您。”

觉沃佛像说:“可以。”

这位工布奔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我已经邀请了觉沃仁波切来做客,不知道他

什么时候才来,所以你经常不要忘了瞧着点,看他是否来了。”

第二年的一天,他的妻子去河边提水,在水中清楚地显出“觉沃”的影像。妻

子立刻跑回家告诉丈夫:“那边水里有一个人,是不是你请的客人呀,”他马上跑去

看,果然看到水里现出“觉沃”仁波切。他认为“觉沃”落到水里了,于是奋不顾

身地跳进河里去捞“觉沃”的身体,真的抓住将他拽了上来,然后带着他往家中

走。

途中到了一块大石头前,这时,“觉沃”说:“我不去俗人家里。”不肯再继

续前行而融入了那块岩石中。后来石头上自然显出了觉沃佛像,所以被人们称为

“觉沃石”,显现觉沃身像的河则被叫做“觉沃河”。据说至今它们仍然与拉萨觉

沃具有相同的加持力,而且络绎不绝的信众们也经常对它们顶礼供养。 这个“觉

沃奔”完全是依靠自己具有的坚定信心,得到了佛陀的悲悯。否则,他喝了灯油、

吃了神馐,又将鞋子放在觉沃佛像前面,怎么会没有罪过呢,但是他凭着信心力反

而得到了那样的功德。

不仅如此,而且现量证悟胜义谛实相也唯一依赖于信心。如佛在经中说:“舍

利子,胜义谛唯以信心才能证悟。”依靠所生起的

不共信心,上师三宝的加持融入自相续以后自然而然会生起真实的证悟,而只

有见到实相真实义的时候,才能真正对上师三宝诚信不疑,生起与众不同的不退信

心。由此可见,证悟实相与胜解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从前,塔波仁波切临行时问米拉日巴尊者:“尊者,我什么时候才可以摄受眷

属呢,”

尊者告诉他说:“一旦你与现在截然不同,相续中生起了现见心性的证悟,并

且将老父我看作真佛,当萌生了这样的坚定信心时,你便可以摄受眷属。”

因此,上师三宝的大悲心与加持融入自相续,唯一依靠恭敬和信心。

从前,阿底峡尊者的一个弟子直呼尊者的名字:“觉沃,给我加持加持。”尊

者说:“坏弟子,恭敬一点吧~”

可见,只有以坚定不移的不共信心与恭敬心才可能开启皈依之门,所以信心对

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憨山大师:修悟六原则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此中病痛,略

举一二。

第一、不得贪求玄妙

以事本来,平平贴贴,实实落落,一味平常,更无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

还同未悟时,依然只是旧时人。”不是旧时行覆第更无玄妙。工夫若到,自然平

实。盖由吾人知解习气未净,内熏般若,般若为习气所熏,起诸幻化,多生巧见,

绵着其心,私谓玄妙,深入不舍。此正识神影明,分别妄见之根,亦名见刺。

比前,浮妄想不同,斯乃微细流注生灭,亦名智障,正是碍正知见者,若人认

以为真,则起种种狂见,最在所忌。

第二、不得将心待悟

以吾人妙圆真心,本来绝待,向因妄想凝结,心境根尘,对待角立,抢起惑造

业。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单单提此一念向前,切莫管他悟与不悟,

只管念念步步做将去,若工夫到处,自然得见本来面目,何须早计,若将心待悟、

即此待心、便是生亡根株。待至劫,亦不能悟,以不了绝待真心,将谓别有故耳。

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厌,多成退堕。譬如寻物不见,便起休歇想耳。

第三、不得希求妙果

盖众生生死妄心,元是如来果体。今在迷中,将诸佛神通妙用,变作妄想情

虑,分别知见;将真净法身,变作生死业质;将清净妙土,变作六尘境界。如成做工

夫,若一念顿悟自心,则如大治红垆,陶镕万象。即此身心世界,元是如来果体;

即此妄想情虑,元是神通妙用。换名不换体也。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

空身即法身。”若能悟此法门,则取舍情忘,欣厌心歇,步步华藏净土,心心弥勤

下生。若安心先求妙果,即希求之心,便是生死根本,碍正知。转求转远,求之力

疲,则生厌倦矣。

第四、不可自生疑虑

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绝见闻知觉。脱去故步,望前眇冥,无安身立命

处。进无新证,退失故居。若前后筹虑,则生疑心,起无量思算,计较得失,或别

生臆见,动发邪思,碍正知见。此须勘破,则决定直入,无复顾虑。大概工夫做到

做不得,正是得力处,更加精釆,则不退屈。不然则堕忧愁魔矣。

第五、不得生恐怖心

谓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顿歇,忽然身心脱空,便见大地无寸土,深

至无极,则生大恐怖。于此若不勘破,则不敢向前。或以此豁达空,当作胜妙,若

认此空,则起大邪见,拨无因果,此中最险。

第六、决定信自心是佛

然佛无别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犹若虚空,若达妄元虚,则本有法身自

现,光明寂照,圆满周,,无欠无余。更莫将心向外驰求,若舍此心别求,则心中

变起种种无量梦想境界,此正识神变现,切不可作奇特想也。然吾清净心中,本无

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今之做工夫人,总不知自心妄想,元是虚妄,将此妄想,误为真实,专只与作

对头。如小戏灯相似,转戏转没交涉,弄久则自生怕怖。

又有一等怕妄想的。恨不得一把捉了,拋向一边。此如捕风捉影,终曰与之打

交涉,费尽力气,再无一念休歇时。缠绵曰久,信心曰疲,只说参禅无灵验,便生

毁谤之心,或生怕怖之心,或生退堕之。此乃初心之通病也。此无他,盖由不达常

住真心,不生灭性,只将妄想认作法耳。者里切须透过,若要透得此关,自有向上

一路。只须离心意识参,离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处,不管是善是恶,当下撇田

切莫与之作对。谛信自心中本无此事,但将本参话头,着力提起,如金刚宝剑,魔

佛皆挥。此处最要大勇猛力、大精进力、大忍力,决不得思前算后,决不得怯弱。

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缠绕。如脱,之鹰。二六

时中,于一切境缘,自然不干绊,自然得大轻安,得大自在。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

得力处也。

以上数则,大似画蛇添足,乃一期方便语耳。本非究竟,亦非实法。盖在路途

边,出门一步,恐落差别岐径,枉费心力,虚丧光阴。必须要真正一门,超出妙庄

严路,所谓“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其所行覆,可以曰劫相倍矣。

要之,佛祖向上一路,不涉程途,其在初心方便,也须从者里透过始得。

本文标签: 信心加持佛像妄想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