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5375

2024年1月14日发(作者:)

一、mysql的执行流程:

Mysql是一个单进程的服务,对于每一个请求都是用线程来相应的。这就需要一个连接器来处理新用户的请求、相应,以及销毁。

1.客户端请求,服务端(连接器)开辟线程相应用户

2.用户发起SQL语句查询数据库

3.查询缓存:记录用户的SQL查询语句。如果再次查询同样内容。就返回缓存

4.如果缓存没有进入分析器。(分析器也可能借鉴缓存)

语法分析器。用户命令语法是否正确。将用户的命令进行切片。一个词一个词。用空格隔开。获得用户要查询的表。内容,权限等。

5.优化:执行路径的选择,生成执行树

每一个SQL语句都有很多执行路径。优化的目的就是在这些执行路径里面,选择一个最优的执行路径。

6.存储引擎:用于管理存储在文件系统。甚至是裸设备上的数据管理程序,它本身给上层应用提供不同的管理,有的支持事务,有的不支持事务。

存储引擎:将数据存储下来的中间层

MyISAM: 拥有较高的插入,查询速度,但不支持事务,

InnoDB :5.5版本后Mysql的默认数据库,事务型数据库的首选引擎,支持ACID事务,支持行级锁定

NDB,Arcglve,Federated,Memory,Merge:合并,多表合并成一个

rawdevice:裸设备,没有格式化。

二、数据库的对象:

逻辑对象:表,微微关系,索引,视图,触发器,存储过程,存储函数,时间调度器,游标,用户。

物理对象:数据管理组件(也可称为元数据),存储引擎,存储为物理文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管理存储,安全管理,元数据管理,事务管理,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连接管理,性能优化,备份和还原机制,相应数据查询/修改请求。

2.1数据模型

数据库指的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的特点、是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

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

1)数据结构: 数据模型中的数据结构主要描述数据的类型、内容、性质以及数据间的联系等。数据结构是数据模型的基础,数据操作和约束都基本建立在数据结构上。不同的数据结构具有不同的操作和约束。

2)数据操作: 数据模型中数据操作主要描述在相应的数据结构上的操作类型和操作方式。

3)数据约束:数据模型中的数据约束主要描述数据结构内数据间的语法、词义联系、他们之间的制约和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的规则,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

2.2主键与外键

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中有若干个属性,若其中某一个属性组(注意是组)能唯一标识一条记录,该属性组就可以成为一个主键 。外键用于与另一张表的关联。是能确定另一张表记录的字段,用于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关系模型的实体完整性规则:主键不能为空

关系模型的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F是某基本关系R的外键,且它是R1的主键,则对于R中,每个F上的值或为空值或等于R1中的主键值。

2.3索引

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使用索引可快速访问数据库表中的特定信息。为表设置索引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是增加了数据库的存储空间,二是在插入和修改数据时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因为索引也要随之变动)

Create unique index Stuson on student (Sno desc);

//在student表上按照Sno降序建唯一索引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index Stuson;

//删除student表的Stuson索引

根据数据库的功能,可以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创建三种索引:唯一索引、主键索引和聚集索引。

唯一索引 :唯一索引是不允许其中任何两行具有相同索引值的索引。

当现有数据中存在重复的键值时,大多数数据库不允许将新创建的唯一索引与表一起保存。数据库还可能防止添加将在表中创建重复键值的新数据。例如,如果在employee表中职员的姓(lname)上创建了唯一索引,则任何两个员工都不能同姓。

主键索引:数据库表经常有一列或多列组合,其值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该列称为表的主键。

在数据库关系图中为表定义主键将自动创建主键索引,主键索引是唯一索引的特定类型。该索引要求主键中的每个值都唯一。当在查询中使用主键索引时,它还允许对数据的快速访问。

聚集索引:表中行的物理顺序与键值的逻辑(索引)顺序相同。一个表只能包含一个聚集索引。

如果某索引不是聚集索引,则表中行的物理顺序与键值的逻辑顺序不匹配。与非聚集索引相比,聚集索引通常提供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

为什么要创建索引呢?

因为,创建索引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

第一,通过创建唯一性索引,可以保证数据库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

第二,可以大大加快 数据的检索速度,这也是创建索引的最主要的原因。

第三,可以加速表和表之间的连接,特别是在实现数据的参考完整性方面特别有意义。

第四,在使用分组和排序 子句进行数据检索时,同样可以显著减少查询中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第五,通过使用索引,可以在查询的过程中,使用优化隐藏器,提高系统的性能。

也许会有人要问:增加索引有如此多的优点,为什么不对表中的每一个列创建一个索引呢?这种想法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也有其片面性。虽然,索引有许多优点, 但是,为表中的每一个列都增加索引,是非常不明智的。这是因为,增加索引也有许多不利的一个方面。

第一,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要耗费时间,这种时间随着数据 量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索引需要占物理空间,除了数据表占数据空间之外,每一个索引还要占一定的物理空间,如果要建立聚簇索引,那么需要的空间就会更大。

第三,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的维护,这样就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索引是建立在数据库表中的某些列的上面。因此,在创建索引的时候,应该仔细考虑在哪些列上可以创建索引,在哪些列上不能创建索引。一般来说,应该在这些列 上创建索引,例如:

在经常需要搜索的列上,可以加快搜索的速度;

在作为主键的列上,强制该列的唯一性和组织表中数据的排列结构;

在经常用在连接的列上,这 些列主要是一些外键,可以加快连接的速度;

在经常需要根据范围进行搜索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其指定的范围是连续的;

在经常需要排序的列上创 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这样查询可以利用索引的排序,加快排序查询时间;

在经常使用在WHERE子句中的列上面创建索引,加快条件的判断速度。

同样,对于有些列不应该创建索引。一般来说,不应该创建索引的的这些列具有下列特点:

第一,对于那些在查询中很少使用或者参考的列不应该创建索引。这是因 为,既然这些列很少使用到,因此有索引或者无索引,并不能提高查询速度。相反,由于增加了索引,反而降低了系统的维护速度和增大了空间需求。

第二,对于那 些只有很少数据值的列也不应该增加索引。这是因为,由于这些列的取值很少,例如人事表的性别列,在查询的结果中,结果集的数据行占了表中数据行的很大比 例,即需要在表中搜索的数据行的比例很大。增加索引,并不能明显加快检索速度。

第三,对于那些定义为text, image和bit数据类型的列不应该增加索引。这是因为,这些列的数据量要么相当大,要么取值很少。

第四,当修改性能远远大于检索性能时,不应该创建索 引。这是因为,修改性能和检索性能是互相矛盾的。当增加索引时,会提高检索性能,但是会降低修改性能。当减少索引时,会提高修改性能,降低检索性能。因 此,当修改性能远远大于检索性能时,不应该创建索引。

主键、外键和索引的区别:

定义:

主键--唯一标识一条记录,不能有重复的,不允许为空

外键--表的外键是另一表的主键, 外键可以有重复的, 可以是空值

索引--该字段没有重复值,但可以有一个空值

作用:

主键--用来保证数据完整性

外键--用来和其他表建立联系用的

索引--是提高查询排序的速度

个数:

主键--主键只能有一个

外键--一个表可以有多个外键

索引--一个表可以有多个唯一索引

2.4事务(乐观锁和悲观锁)

MySQL的事务支持不是绑定在MySQL服务器本身,而是与存储引擎相关。

MyISAM:不支持事务,用于只读程序提高性能

InnoDB:支持ACID事务、行级锁、并发

Berkeley DB:支持事务

所谓的事务是指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的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有以下四个标准属性的缩写ACID,通常被称为:

原子性(atomicity): 确保工作单元内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完成,否则事务将被中止在故障点,和以前的操作将回滚到以前的状态。

一致性(consistency): 确保数据库正确地改变状态后,成功提交的事务。

隔离性(isolation): 使事务操作彼此独立的和透明的。

持久性:(durability) 确保提交的事务的结果或效果的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仍然存在。

软、硬件崩溃后,InnoDB数据表驱动会利用日志文件重构修改。

MYSQL的事务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

1.用begin,rollback,commit来实现

begin开始一个事务

rollback事务回滚

commit 事务确认

2.直接用set来改变mysql的自动提交模式

mysql默认是自动提交的,也就是你提交一个query,就直接执行!可以通过

set autocommit = 0 禁止自动提交

set autocommit = 1 开启自动提交来实现事务的处理。

但要注意当用set autocommit = 0 的时候,你以后所有的sql都将作为事务处理,直到你commit确认或 rollback结束,注意当你结束这个事务的同时也开启了新的事务!按第一种方法只将当前的做为一个事务!

MYSQL只有 INNODB和BDB类型的数据表才支持事务处理,其他的类型是不支持的!

悲观锁,它指的是对数据被外界(包括本系统当前的其他事务,以及来自外部系统的事务处理)修改持保守态度,因此,在整个数据处理过程中,将数据处于锁定状态。悲观锁的实现,往往依靠数据库提供的锁机制(也只有数据库层提供的锁机制才能真正保证数据访问的排他性,否则,即使在本系统中实现了加锁机制,也无法保证外部系统不会修改数据)。

注:要使用悲观锁,我们必须关闭mysql数据库的自动提交属性,因为MySQL默认使用autocommit模式,也就是说,当你执行一个更新操作后,MySQL会立刻将结果进行提交。

我们使用了select…for update的方式,这样就通过数据库实现了悲观锁。此时在t_goods表中,id为1的 那条数据就被我们锁定了,其它的事务必须等本次事务提交之后才能执行。这样我们可以保证当前的数据不会被其它事务修改。注:需要注意的是,在事务中,只有SELECT ... FOR UPDATE 或LOCK IN SHARE MODE 同一笔数据时会等待其它事务结束

后才执行,一般SELECT ... 则不受此影响。拿上面的实例来说,当我执行select status from

t_goods where id=1 for update;后。我在另外的事务中如果再次执行select status from

t_goods where id=1 for update;则第二个事务会一直等待第一个事务的提交,此时第二个查询处于阻塞的状态,但是如果我是在第二个事务中执行select status from t_goods where

id=1;则能正常查询出数据,不会受第一个事务的影响。

补充:MySQL select…for update的Row Lock与Table Lock

上面我们提到,使用select…for update会把数据给锁住,不过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锁的级别,MySQL InnoDB默认Row-Level Lock,所以只有「明确」地指定主键,MySQL 才会执行Row lock (只锁住被选取的数据) ,否则MySQL 将会执行Table Lock (将整个数据表单给锁住)。

(明确指定主键,并且有此数据,row lock)

(明确指定主键,若查无此数据,无lock)

(无主键,table lock)

(主键不明确,table lock)

(明确指定索引,并且有此数据,row lock)

(明确指定索引,若查无此数据,无lock)

乐观锁介绍:

乐观锁( Optimistic Locking ) 相对悲观锁而言,乐观锁假设认为数据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冲突,所以在数据进行提交更新的时候,才会正式对数据的冲突与否进行检测,如果发现冲突了,则让返回用户错误的信息,让用户决定如何去做。那么我们如何实现乐观锁呢,一般来说有以下2种方式:

1.使用数据版本(Version)记录机制实现,这是乐观锁最常用的一种实现方式。何谓数据版本?即为数据增加一个版本标识,一般是通过为数据库表增加一个数字类型的 “version”

字段来实现。当读取数据时,将version字段的值一同读出,数据每更新一次,对此version值加一。当我们提交更新的时候,判断数据库表对应记录的当前版本信息与第一次取出来的version值进行比对,如果数据库表当前版本号与第一次取出来的version值相等,则予以更新,否则认为是过期数据。用下面的一张图来说明:

如果更新操作顺序执行,则数据的版本(version)依次递增,不会产生冲突。但是如果发生有不同的业务操作对同一版本的数据进行修改,那么,先提交的操作(图中B)会把数据version更新为2,当A在B之后提交更新时发现数据的version已经被修改了,那么A的更新操作会失败。

2.乐观锁定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和第一种差不多,同样是在需要乐观锁控制的table中增加一个字段,名称无所谓,字段类型使用时间戳(timestamp), 和上面的version类似,也是在更新提交的时候检查当前数据库中数据的时间戳和自己更新前取到的时间戳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则OK,否则就是版本冲突。

2.5视图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导出的表。它与基本表不同,是一个虚表。数据库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原来的基本表中。所以基本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从视图中查询出的数据也就随之改变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视图就像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数据库中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及其变化。

为什么还要定义视图呢?

1、 视图能简化用户操作

视图机制使用户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关心地数据上。如果这些数据不是直接来自基本表,则可以通过定义视图,使数据库看起来结构简单、清晰,并且可以简化用户的的数据查询操作。

2、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视图机制能使不同的用户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同一数据,当许多不同种类的用户共享同一个数据库时,这种灵活性是非常必要的。

3、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不依赖于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重构造时,如增加新的关系或对原有的关系增加新的字段,用户的应用程序不会受影响。

4、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有了视图机制,就可以在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时,对不同的用户定

义不同的视图,使机密数据不出现在不应该看到这些数据的用户视图上。这样视图机制就自动提供了对机密数据的安全保护功能。

5、适当的利用视图可以更清晰地表达查询

CREATE [OR REPLACE] [ALGORITHM = {UNDEFINED | MERGE | TEMPTABLE}]

VIEW view_name [(column_list)]AS select_statement

[WITH [CASCADED | LOCAL] CHECK OPTION]

该语句能创建新的视图,如果给定了OR REPLACE子句,该语句还能替换已有的视图。select_statement是一种SELECT语句,它给出了视图的定义。该语句可从基表或其他视图进行选择。表和视图共享数据库中相同的名称空间,因此,数据库不能包含具有相同名称的表和视图。

创建的视图是一张虚拟的表,该表中的数据是依赖于实体表中的数据的,当实体表中数据一作更改,视图表中的数据也就会被相应的更改了。

不直接更改实体表,而是直接从视图表中更改数据,则实体表和视图表中的数据都修改了。

对于实体表中数据的插入,其结果也会自动同步到视图表中的。不直接在实体表中插入数据,而是间接在视图表中插入数据 很不幸,插入失败,也就是说,在多张表组成的视图中是无法间接插入数据的,原因是视图中并没有实体表中的全部字段(即建表的字段)。但是这并不妨碍对于单表所建视图的数据的插入(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实体表中有些字段不允许为空,并且没有默认值时,此时也是无法插入数据的)。

对于多表视图操作,总结来说那就是只允许对视图进行查询和修改,

删除和添加基本上都不允许。

单表视图和多表视图对于查询和修改都是一样的,但是对于视图中插入的数据却是有一定的限制(实体表中没有被引用的字段必须为null)。单表视图可以删除数据,同时视图和实体表中都同步了删除操作。

Create view name_v as select ... From b1 join b2 =b2...;//创建视图

Creat or replace view ... As select ...;//视图存在时修改,不存在时创建

Alter view ... ;//修改视图

Drop view (if exist)...;//删除视图

//对视图中的虚表操作

Select * from name_v where ...;

update name_v set ...=...where ...;

Insert into name_v values(....);//只能单表

Delete from name_v where ...;//只能单表

2.5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经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通过指定存储过程的名字并给定参数(如果该存储过程带有参数)来调用执行它。一个存储过程是一个可编程的函数,它在数据库中创建并保存。它可以有SQL语句和一些特殊的控制结构组成。当希望在不同的应用程序或平台上执行相同的函数,或者封装特定功能时,存储过程是非常有用的。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可以看做是对编程中面向对象方法的模拟。它允许控制数据的访问方

式。

存储过程通常有以下优点:

(1).存储过程增强了SQL语言的功能和灵活性。存储过程可以用流控制语句编写,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完成复杂的判断和较复杂的运算。

(2).存储过程允许标准组件是编程。存储过程被创建后,可以在程序中被多次调用,而不必重新编写该存储过程的SQL语句。而且数据库专业人员可以随时对存储过程进行修改,对应用程序源代码毫无影响。

(3).存储过程能实现较快的执行速度。如果某一操作包含大量的Transaction-SQL代码或分别被多次执行,那么存储过程要比批处理的执行速度快很多。因为存储过程是预编译的。在首次运行一个存储过程时查询,优化器对其进行分析优化,并且给出最终被存储在系统表中的执行计划。而批处理的Transaction-SQL语句在每次运行时都要进行编译和优化,速度相对要慢一些。

(4).存储过程能过减少网络流量。针对同一个数据库对象的操作(如查询、修改),如果这一操作所涉及的Transaction-SQL语句被组织程存储过程,那么当在客户计算机上调用该存储过程时,网络中传送的只是该调用语句,从而大大增加了网络流量并降低了网络负载。

(5).存储过程可被作为一种安全机制来充分利用。系统管理员通过执行某一存储过程的权限进行限制,能够实现对相应的数据的访问权限的限制,避免了非授权用户对数据的访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mysql> DELIMITER //

mysql> CREATE PROCEDURE proc1(IN p_in int,OUT s int,INOUT p_inout int)

-> BEGIN

-> SELECT COUNT(*) INTO s FROM user;

-> END

-> //

mysql> DELIMITER ;

注:

(1)这里需要注意的是DELIMITER //和DELIMITER ;两句,DELIMITER是分割符的意思,因为MySQL默认以";"为分隔符,如果我们没有声明分割符,那么编译器会把存储过程当成SQL语句进行处理,则存储过程的编译过程会报错,所以要事先用DELIMITER关键字申明当前段分隔符,这样MySQL才会将";"当做存储过程中的代码,不会执行这些代码,用完了之后要把分隔符还原。

(2)存储过程根据需要可能会有输入、输出、输入输出参数,这里有一个输出参数s,类型是int型,如果有多个参数用","分割开。

(3)过程体的开始与结束使用BEGIN与END进行标识。

参数

MySQL存储过程的参数用在存储过程的定义,共有三种参数类型,IN,OUT,INOUT,形式如:

CREATE PROCEDURE([[IN |OUT |INOUT ] 参数名 数据类形...])

IN 输入参数:表示该参数的值必须在调用存储过程时指定,在存储过程中修改该参数的值不能被返回,为默认值

OUT 输出参数:该值可在存储过程内部被改变,并可返回

INOUT 输入输出参数:调用时指定,并且可被改变和返回

p_in虽然在存储过程中被修改,但并不影响@p_id的值

变量赋值

SET 变量名 = 表达式值 [,variable_name = expression ...]

MySQL存储过程的调用

用call和你过程名以及一个括号,括号里面根据需要,加入参数,参数包括输入参数、输出参数、输入输出参数。

MySQL存储过程的查询

select name from where db=’数据库名’;

或者

select routine_name from information_es where routine_schema='数据库名';

或者

show procedure status where db='数据库名';进行查询。

查看存储过程的详细

SHOW CREATE PROCEDURE 数据库.存储过程名;

MySQL存储过程的修改、删除

ALTER PROCEDURE 名

DROP PROCEDURE 名

MySQL存储过程的控制语句

(1). 变量作用域

内部的变量在其作用域范围内享有更高的优先权,当执行到end。变量时,内部变量消失,此时已经在其作用域外,变量不再可见了,应为在存储过程外再也不能找到这个申明的变量,但是你可以通过out参数或者将其值指派给会话变量来保存其值。

(2). 条件语句

Ⅰ. if-then -else语句

Ⅱ. case语句:

(3). 循环语句

Ⅰ. while ···· end while:

Ⅱ. repeat···· end repeat:

Ⅲ. loop ·····end loop:

Ⅳ. LABLES 标号:

标号可以用在begin repeat while 或者loop 语句前,语句标号只能在合法的语句前面使用。可以跳出循环,使运行指令达到复合语句的最后一步。

(4). ITERATE迭代

Ⅰ. ITERATE:

2.7游标

游标提供了一种对从表中检索出的数据进行操作的灵活手段,就本质而言,游标实际上是一种能从包括多条数据记录的结果集中每次提取一条记录的机制。

CREATE PROCEDURE `test`.`new_procedure` ()BEGIN-- 需要定义接收游标数据的变量

DECLARE a CHAR(16);

-- 游标

DECLARE cur CURSOR FOR SELECT i FROM test.t;

-- 遍历数据结束标志

DECLARE done INT DEFAULT FALSE;

-- 将结束标志绑定到游标

DECLARE CONTINUE HANDLER FOR NOT FOUND SET done = TRUE;

-- 打开游标

OPEN cur;

-- 开始循环 read_loop: LOOP

-- 提取游标里的数据,这里只有一个,多个的话也一样;

FETCH cur INTO a;

-- 声明结束的时候

IF done THEN

LEAVE read_loop;

END IF;

-- 这里做你想做的循环的事件

INSERT INTO test.t VALUES (a);

END LOOP;

-- 关闭游标

CLOSE cur;

END

2.8触发器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它在插入,删除或修改特定表中的数据时触发执行,它比数据库本身标准的功能有更精细和更复杂的数据

控制能力。

数据库触发器有以下的作用:

1.安全性。可以基于数据库的值使用户具有操作数据库的某种权利。

# 可以基于时间限制用户的操作,例如不允许下班后和节假日修改数据库数据。

# 可以基于数据库中的数据限制用户的操作,例如不允许股票的价格的升幅一次超过10%。

2.审计。可以跟踪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

# 审计用户操作数据库的语句。

# 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更新写入审计表。

3.实现复杂的数据完整性规则

# 实现非标准的数据完整性检查和约束。触发器可产生比规则更为复杂的限制。与规则不同,触发器可以引用列或数据库对象。例如,触发器可回退任何企图吃进超过自己保证金的期货。

# 提供可变的缺省值。

4.实现复杂的非标准的数据库相关完整性规则。触发器可以对数据库中相关的表进行连环更新。例如,在auths表author_code列上的删除触发器可导致相应删除在其它表中的与之匹配的行。

# 在修改或删除时级联修改或删除其它表中的与之匹配的行。

# 在修改或删除时把其它表中的与之匹配的行设成NULL值。

# 在修改或删除时把其它表中的与之匹配的行级联设成缺省值。

# 触发器能够拒绝或回退那些破坏相关完整性的变化,取消试图进行数据更新的事务。当插入一个与其主健不匹配的外部键时,这种触发器会起作用。例如,

可以在_code 列上生成一个插入触发器,如果新值与_code列中的某值不匹配时,插入被回退。

5.同步实时地复制表中的数据。

6.自动计算数据值,如果数据的值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则进行特定的处理。例如,如果公司的帐号上的资金低于5万元则立即给财务人员发送警告数据。

㈠CREATE TRIGGER语法

CREATE TRIGGER trigger_name trigger_time trigger_event ON tbl_name

FOR EACH ROW trigger_stmt

触发程序是与表有关的命名数据库对象,当表上出现特定事件时,将激活该对象。触发程序与命名为tbl_name的表相关。tbl_name必须引用永久性表。不能将触发程序与TEMPORARY表或视图关联起来。

trigger_time是触发程序的动作时间。它可以是BEFORE或AFTER,以指明触发程序是在激活它的语句之前或之后触发。

trigger_event指明了激活触发程序的语句的类型。trigger_event可以是下述值之一:

· INSERT:将新行插入表时激活触发程序,例如,通过INSERT、LOAD

DATA和REPLACE

语句。

· UPDATE:更改某一行时激活触发程序,例如,通过UPDATE语句。

· DELETE:从表中删除某一行时激活触发程序,例如,通过DELETE和REPLACE语句。

请注意,trigger_event与以表操作方式激活触发程序的SQL语句并不很类似,这点很重要。例如,关于INSERT的BEFORE触发程序不仅能被INSERT语句激活,也能被LOAD DATA语句激活。可能会造成混淆的例子之一是INSERT

INTO .. ON DUPLICATE UPDATE ...语法:BEFORE INSERT触发程序对于每一行将激活,后跟AFTER INSERT触发程序,或BEFORE UPDATE和AFTER

UPDATE触发程序,具体情况取决于行上是否有重复键。

对于具有相同触发程序动作时间和事件的给定表,不能有两个触发程序。例如,对于某一表,不能有两个BEFORE UPDATE触发程序。但可以有1个BEFORE UPDATE触发程序和1个BEFORE INSERT触发程序,或1个BEFORE UPDATE触发程序和1个AFTER UPDATE触发程序。

trigger_stmt是当触发程序激活时执行的语句。如果你打算执行多个语句,可使用BEGIN ... END复合语句结构。这样,就能使用存储子程序中允许的相同语句。

㈡DROP TRIGGER语法

DROP TRIGGER [schema_name.]trigger_name舍弃触发程序。

DROP TRIGGER语句需要SUPER权限。

㈢使用触发程序

触发程序是与表有关的命名数据库对象,当表上出现特定事件时,将激活该对象。在某些触发程序的用法中,可用于检查插入到表中的值,或对更新涉及的

值进行计算。

触发程序与表相关,当对表执行INSERT、DELETE或UPDATE语句时,将激活触发程序。可以将触发程序设置为在执行语句之前或之后激活。

触发程序不能调用将数据返回客户端的存储程序,也不能使用采用CALL语句的动态SQL(允许存储程序通过参数将数据返回触发程序)。

· 触发程序不能使用以显式或隐式方式开始或结束事务的语句,如START

TRANSACTION、COMMIT或ROLLBACK。

使用OLD和NEW关键字,能够访问受触发程序影响的行中的列(OLD和NEW不区分大小写)。

在INSERT触发程序中,仅能使用_name,没有旧行。在DELETE触发程序中,仅能使用_name,没有新行。在UPDATE触发程序中,可以使用_name来引用更新前的某一行的列,也能使用_name来引用更新后的行中的列。

用OLD命名的列是只读的。你可以引用它,但不能更改它。对于用NEW命名的列,如果具有SELECT权限,可引用它。在BEFORE触发程序中,如果你具有UPDATE权限,可使用“SET _name = value”更改它的值。这意味着,你可以使用触发程序来更改将要插入到新行中的值,或用于更新行的值。

在BEFORE触发程序中,AUTO_INCREMENT列的NEW值为0,不是实际插入新记录时将自动生成的序列号。

mysql> delimiter //

mysql> CREATE TRIGGER upd_check BEFORE UPDATE ON account

-> FOR EACH ROW

-> BEGIN

-> IF < 0 THEN

-> SET = 0;

-> ELSEIF > 100 THEN

-> SET = 100;

-> END IF;

-> END;//

mysql> delimiter ;

mysql> CREATE TABLE account (acct_num INT, amount DECIMAL(10,2));

mysql> CREATE TRIGGER ins_sum BEFORE INSERT ON account

-> FOR EACH ROW SET @sum = @sum + ;

较为简单的方法是,单独定义存储程序,然后使用简单的CALL语句从触发程序调用存储程序。

如果你打算从数个触发程序内部调用相同的子程序,该方法也很有帮助。

在触发程序的执行过程中,MySQL处理错误的方式如下:

· 如果BEFORE触发程序失败,不执行相应行上的操作。

· 仅当BEFORE触发程序(如果有的话)和行操作均已成功执行,才执行AFTER触发程序。

· 如果在BEFORE或AFTER触发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将导致调用触发程序的整个语句的失败。

· 对于事务性表,如果触发程序失败(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个语句的失败),

该语句所执行的所有更改将回滚。对于非事务性表,不能执行这类回滚,因而,即使语句失败,失败之前所作的任何更改依然有效。

2.9数据库的优化

1、创建索引

对于查询占主要的应用来说,索引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性能问题很简单的就是因为我们忘了添加索引而造成的,或者说没有添加更为有效的索引导致。如果不加索引的话,那么查找任何哪怕只是一条特定的数据都会进行一次全表扫描,如果一张表的数据量很大而符合条件的结果又很少,那么不加索引会引起致命的性能下降。但是也不是什么情况都非得建索引不可,比如性别可能就只有两个值,建索引不仅没什么优势,还会影响到更新速度,这被称为过度索引。

2、复合索引

比如有一条语句是这样的: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area='beijing' and

age=22;如果我们是在area和age上分别创建单个索引的话,由于mysql查询每次只能使用一个索引,所以虽然这样已经相对不做索引时全表扫描提高了很多效率,但是如果在area、age两列上创建复合索引的话将带来更高的效率。如果我们创建了(area, age, salary)的复合索引,那么其实相当于创建了(area,age,salary)、(area,age)、(area)三个索引,这被称为最佳左前缀特性。因此我们在创建复合索引时应该将最常用作限制条件的列放在最左边,依次递减。

3、索引不会包含有NULL值的列

只要列中包含有NULL值都将不会被包含在索引中,复合索引中只要有一列含有NULL值,那么这一列对于此复合索引就是无效的。所以我们在数据库设计时不要让字段的默认值为NULL。

4、使用短索引

对串列进行索引,如果可能应该指定一个前缀长度。例如,如果有一个CHAR(255)

的 列,如果在前10 个或20 个字符内,多数值是惟一的,那么就不要对整个列进行索引。短索引不仅可以提高查询速度而且可以节省磁盘空间和I/O操作。

5、排序的索引问题

mysql查询只使用一个索引,因此如果where子句中已经使用了索引的话,那么order by中的列是不会使用索引的。因此数据库默认排序可以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排序操作;尽量不要包含多个列的排序,如果需要最好给这些列创建复合索引。

6、like语句操作

一般情况下不鼓励使用like操作,如果非使用不可,如何使用也是一个问题。like

“%aaa%” 不会使用索引而like “aaa%”可以使用索引。

7、不要在列上进行运算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YEAR(adddate)<2007;

将在每个行上进行运算,这将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扫描,因此我们可以改成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adddate<‘2007-01-01';

8、不使用NOT IN和<>操作

NOT IN和<>操作都不会使用索引将进行全表扫描。NOT IN可以NOT EXISTS代替,id<>3则可使用id>3 or id<3来代替。

3.0drop、truncate和delete的区别

(1) DELETE语句执行删除的过程是每次从表中删除一行,并且同时将该行的删除操作作为事务记录在日志中保存以便进行进行回滚操作。TRUNCATE TABLE 则一次性地从表中删除所有的数据并不把单独的删除操作记录记入日志保存,删除行是不能恢复的。并且在删除的过程中不会激活与表有关的删除触发器。执行速度快。

(2) 表和索引所占空间。当表被TRUNCATE 后,这个表和索引所占用的空间会恢复到初始大小,而DELETE操作不会减少表或索引所占用的空间。drop语句将表所占用的空间全释放掉。

(3) 一般而言,drop > truncate > delete

(4) 应用范围。TRUNCATE 只能对TABLE;DELETE可以是table和view

(5) TRUNCATE 和DELETE只删除数据,而DROP则删除整个表(结构和数据)。

(6) truncate与不带where的delete :只删除数据,而不删除表的结构(定义)drop语句将删除表的结构被依赖的约束(constrain),触发器(trigger)索引(index);依赖于该表的存储过程/函数将被保留,但其状态会变为:invalid。

(7) delete语句为DML(data maintain Language),这个操作会被放到 rollback segment中,事务提交后才生效。如果有相应的 tigger,执行的时候将被触发。

(8) truncate、drop是DDL(data define language),操作立即生效,原数据不放到 rollback

segment中,不能回滚

(9) 在没有备份情况下,谨慎使用 drop 与 truncate。要删除部分数据行采用delete且注意结合where来约束影响范围。回滚段要足够大。要删除表用drop;若想保留表而将表中数据删除,如果于事务无关,用truncate即可实现。如果和事务有关,或老师想触发trigger,还是用delete。

(10) Truncate table 表名 速度快,而且效率高,因为:

truncate table 在功能上与不带 WHERE 子句的 DELETE 语句相同:二者均删除表中的全部行。但 TRUNCATE TABLE 比 DELETE 速度快,且使用的系统和事务日志资源少。DELETE 语句每次删除一行,并在事务日志中为所删除的每行记录一项。TRUNCATE TABLE 通过释放存储表数据所用的数据页来删除数据,并且只在事务日志中记录页的释放。

(11) TRUNCATE TABLE 删除表中的所有行,但表结构及其列、约束、索引等保持不变。新行标识所用的计数值重置为该列的种子。如果想保留标识计数值,请改用 DELETE。如果要删除表定义及其数据,请使用 DROP TABLE 语句。

(12) 对于由 FOREIGN KEY 约束引用的表,不能使用 TRUNCATE TABLE,而应使用不带

WHERE 子句的 DELETE 语句。由于 TRUNCATE TABLE 不记录在日志中,所以它不能激活触发器。

本文标签: 数据数据库过程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