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965

2024年1月22日发(作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与治疗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我国较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以出现自身抗体和多系统组织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点,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自身免疫病,发病原因不明。本文从遗传背景,药物,感染,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异常等方面综合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并对现阶段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对本病有更深入、系统的认识。

标签: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治疗进展

SLE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但不同地区、种族、性别和年龄中患病率不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SLE在欧洲发源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64/10万人口,在非欧洲裔人群如美国黑人和亚洲人中发病率更高。据统计,SLE的患病率在我国约为70/10万。女性的患病率接近1/1000,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已超过100万,为全球之最[1]。SLE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10%~12%的先证者有一位或一位以上的一级亲属发病;同卵双生子的发病一致率(25%~70%)明显高于异卵孪生(2%~9%)[2],提示了遗传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占有主导地位。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病因不明,研究证实本病现是以各种免疫反应异常为特征的疾病,造成免疫障碍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

(1)遗传背景 家系调查显示SLE患者的、 级亲属中约 %~ %可有同类疾病的发生,有的出现高球蛋白血症,多种自身抗体和T抑制细胞功能异常等。HLA分型显示SLE患者与HLA-B8、-DR2、-DR3相关,有些患者可合并补体C2 C4的缺损,甚至TNFa的多态性明显相关。除了HLA系统外,FcγR基因、IFN基因、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其受體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CTLA-4基因、PTPN22基因等都证实与SLE发病相关。

(2)药物 有报告在1193例SLE中,发病与药物有关者占 %~ %。药物致病可分成两类,第 类是诱发SLE症状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保太松、金制剂等。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先引起变态反应,然后激发狼疮素质或潜在SLE患者发生特发性SLE。第 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盐酸肼酞嗪、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苯妥因钠、异烟肼等,这类药物使用较长时间和较大剂量后,患者可出现SLE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改变。HLA分型示DR 阳性率显著增高,被认作为药源性SLE遗传素质 药物引起的狼疮样综合征与特发性红斑性狼疮的区别为:①累及肾、皮肤和神经系统少;②发病年龄较大;③病程较短和轻;④血中补体不减少;⑤血清单链DNA抗体阳性。

(3)感染 有人认为SLE的发病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3]。从患者肾小球内皮细胞浆、血管内皮细胞,皮损中都可发现类似包涵体的物质。同时患者血清对

本文标签: 发病药物患者红斑狼疮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