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1502

2024年1月14日发(作者:)

①<名>麻类植物。也指麻类植物的纤维。《管子·牧民》:“养桑~,育六畜。”②<名>麻布丧服。【引】<动>穿麻布丧服。《礼记·杂记》:“~者不绅,执玉不~,~不加于采。”③<形>繁多而杂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脚如~未断绝。”④<名>面部痘瘢。《聊斋志异·吕无病》:“衣服朴洁,而微黑多~。”⑤<动>麻醉。《智取生辰纲》:“多少好汉被蒙汗药~翻了。”

①<名>家畜。《垓下之战》:“吾骑此~五岁,所当无敌。”②<名>通“码”,筹码。古时计数工具。《礼记·投壶》:“请为胜者立~。”

mái

①<动>埋藏;掩埋。《病梅馆记》:“毁其盆,悉~于地。”②<动>埋葬。《祭妹文》:“汝死我葬,我死谁~?”③<动>隐没。王安石《阴山画虎图》:“胡天朔漠杀气高,烟云万里~弓刀。”

mán

<动>责备;埋怨。《西游记》:“~怨行者是一个急猴子。”

【埋轮】⒈把车轮埋在地下,表示坚守不退。⒉表示不畏权贵,敢于检举。⒊指月落。

【埋玉】结才华出众者逝世哀悼。

mái

<动>古“埋”字。埋藏;埋葬。《尔雅·释天》:“祭地曰瘗~。”《淮南子·时则》:“(孟春三月)掩骼~骴。”

<动>玷污。《淮南子·俶真》:“夫鉴明者,尘垢弗能~;神清者,嗜欲弗能乱。”

mái

①<名>空气中烟雾、尘埃过多而形成的混浊不清的天气现象。《诗经·终风》:“终风且~。”②<动>通“埋”。《国殇》:“~两轮兮絷四马。”

mǎi

①<动>用钱币交换东西。《智取生辰纲》:“众军道:‘~碗酒吃。’”②<动>招惹。《战国策·韩策》:“此所谓市怨而~祸者也。”

【买春】买酒。

【买邻】选择邻居。

【买名】以钱财求名;追逐名誉。

【买山】愿意为购买山林,后指归隐。

mài

①<动>行;去。《诗经·鲁颂·泮水》:“无小无大,从公于~。”【引】<动>时光消逝。《诗经·唐风·蟋蟀》:“今我不乐,日月其~。”②<动>超过;超越。《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三王可~,五帝可越。”③<形>年老。杜甫《上白帝城》:“衰~久风尘。”

mài

①<动>用东西换钱,如“卖柑者”、“卖炭翁”《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爵子。”②<动>背叛。《后汉书·李固传》:“谄贵~友。”

【卖舌】夸夸其谈;自我炫耀。

【卖重】卖弄权势。

mài

①<名>血管。王符《潜夫论·德化》:“骨著~通,与体俱生。”②<名>脉搏。《史记·扁鹊传》:“不待切~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③<名>像血管一样连贯而系统的东西。王建《隐者居》:“雪缕青山~,云生白鹤毛。”

见“脉脉”。

【脉脉】⒈凝视的样子。《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不得语。”⒉含情欲吐的样子。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此情谁诉。”

mán

<名>我国古代对南部民族的称呼。如“南蛮”。【引】南;南方。曹操《朔风》:“思彼~方。”泛指少数民族。如“北蛮”。

【蛮荒】边远地区。

mǎn

①<动>充满;布满。《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座。”②<形>充实;充足。《吕氏春秋·审时》:“多秕而不~。”③<形>自满。《伶官传序》:“书曰:‘~招损,谦受益。’”④<形>全;遍。《琵琶行》:“~座重闻皆掩泣。”

【满贯】钱穿满了绳子。贯,穿钱的绳子。比喻已到最高限度,多指罪恶。

màn

①<形>长。《诗经·鲁颂·閟宫》:“孔~且硕。”②<形>柔美;细美。《韩非子·扬权》:“~理皓齿。”

【曼曼】⒈道路漫长。⒉时间长。

【曼衍】⒈变化。⒉连绵不断。⒊古代杂戏名。

màn

<动>怠慢;懈怠。《荀子·非十二子》:“佚而不惰,劳而不~。”

mán

①<动>欺骗。《九章·惜往日》:“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而不疑~。”②<动>诋毁。《荀子·非相》:“乡则不若,偝则~之。”

màn

①<动>通“慢”。怠慢;轻慢。《史记·孝武本纪》:“后世~怠,故衰秏。”②<动>通“漫”,弥漫。《庄子·天道》:“太~,愿闻其要。”③<副>通“漫”。不要。莫。董解元《西厢记》:“~言天上有姮娥。”

màn

①<动>轻慢;侮辱。《汉书·季布传》:“单于尝为书~吕太后。”②<动>通“慢”。怠慢;懈怠。《淮南子·主术》:“而职事不~。”

màn

<名>帐幕。《墨子·非攻》:“~幕帷盖,三军之用。”

màn

①<形>傲慢;不敬。《史记·淮侯列传》:“王素~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②<动>懈怠;轻视。《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③<形>缓慢。《琵琶行》:“轻拢~捻抹复挑。”

【慢世】玩世不恭;不拘礼法;不以世人毁誉为意。

màn

①<动>水涨溢。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又】满;弥漫。《登泰山记》:“亭东自足下皆云~。”②<形>模糊不清。《游褒禅山记》:“有碑仆道,其文~灭。”③<副>随意;不受拘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卷诗书喜欲狂。”④<副>枉自;徒然。杜甫《宾至》:“岂有文章惊海内,~劳车马驻江干。”⑤<动>玷污。《庄子·让王》:“又欲以其辱行~我。”

【漫澜】⒈无边无际的样子。⒉支离破碎的样子。

【漫漫】⒈无边无际;长远。⒉放纵;随意。⒊昏聩;糊涂。⒋缓慢。

màn

<名>没有花纹的丝织品。《韩非子·十过》:“~帛为茵。”【又】泛指没有花纹的。《国语·晋语五》:“乘~不举。”

【缦缦】⒈纠结环绕的样子。⒉沮丧的样子。⒊繁衍、滋长的样子。

màn

①<名>蔓生植物的茎。《小石潭记》:“青树翠~,罗络其上。”②

<动>蔓延;滋生。《爱莲说》:“中通外直,不枝不~。

【蔓蔓】⒈繁衍、滋长的样子。⒉长久;长远。⒊纠缠难辨之事。

máng

①<名>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潘岳《射雉赋》:“麦渐渐以擢~。”②<名>刀枪的锋芒。左思《吴都赋》:“莫不衄锐挫~。”③<名>光芒。任昉《王文宪集序》:“昴宿垂~。”④<形>通“茫”,模糊不清。《庄子·盗跖》:“目~然无见。”【引】昏昧无知。《庄子·齐物论》:“其我独~,而亦有~者乎?”

huǎng

<形>通“恍”,恍忽。《庄子·至乐》:“~乎芴乎,而无从出乎?”

【芒芴】恍恍忽忽;浑浑噩噩。

máng

①<名>多毛狗。《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无使~也吠。”②<形>杂色的。《左传·闵公二年》:“衣之~服,远其躬也。”

páng

<形>通“庞”,庞大。柳宗元《三戒》:“虎见之,~然大物也。”

méng

见“尨茸”。

【尨茸】蓬松的样子。

máng

<形>眼睛瞎。《老子》:“五色令目~。”【引】<形>昏暗。《荀子·赋篇》:“旦暮晦~。”

máng

①<形>辽阔无边;模糊不清。《敕勒歌》:“天苍苍,野~~,风吹草低见牛羊。”《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信难求。

mǎng

①<名>草;密聚丛生的草。扬雄《方言》:“草,南楚江湘之间谓之~。”【又】<名>草木丛生处。《周易·同人》:“伏戎于~。”②<名>民间;草野。《察传》:“乃今重黎举夔于草~之中而进之。”③<形>粗鲁;不精细。《庄子·则阳》:“昔予为禾,耕而卤~之。”

【莽苍】迷茫的样子。指郊野;近郊。

【莽浪】荒诞;虚浮。

【莽莽】草木茂密的样子。广阔;旷远。

mǎng

<形>形容水广大无边。韩愈《宿曾江口示侄孙湘》:“云昏水奔流,天水~相围。”

【漭漭】水广阔无边际样子。

máo

①<名>动植物表皮所生的丝状物。《柳毅传》:“恨无~羽,不能奋飞。”②<名>头发;胡须。《子鱼论战》:“君子不重伤,不禽二~。”③<名>草木。《愚公移山》:“曾不能毁山之一~,其如土石何?”④<名>五谷;庄稼。《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成语有“不~之地。”

máo

<名>古代一种兵器。《韩非子·难一》:“吾~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máo

<名>茅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商山早行》:“鸡声~店月,人迹板桥霜。”

【茅茨】茅草屋顶。

【茅塞】被茅草堵塞,比喻思路闭塞。

máo

①<名>牦牛尾。桓宽《盐铁论》:“陇蜀之丹漆~尾。”②<名>用牦牛尾装饰杆头的旗。《与陈伯之书》:“朱轮华毂,拥~万里。”《庄暴见孟子》:“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之美。”

mào

<形>通“耄”,年老。《史记·春申君列传》:“后制于李园,~矣。”

máo

①<>古代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发,是男子未成年的装束。《诗经·柏舟》:“髧彼两~。”②<名>俊杰。《尔雅·释言》:“~,俊也。”《后汉书·边让传》:“举英奇于仄陋,拔~秀于蓬莱。”今有“时髦”。

【髦硕】英俊之才。

máo

见“蟊贼”。

【蟊贼】吃禾苗根的害虫叫“蟊”,吃禾苗节的害虫叫“贼”。《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引】比喻对人或国家有危害的人。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陷忠谠”

mǎo

①<名>地支的第四位。【又】十二时辰之,等于现在上午五时至七时。②古代官署办公从卯时开始,因此后来把点叫“点卯”,应名叫“应卯”。

【卯酉】指对立、矛盾。

mào

<动>择;择取。《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之。”

máo

<名>可食用的野菜或水草。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野蔬盈顷筐,颇杂池沼~。”

mào

①<形>草木茂盛的样子。《秋声赋》:“丰草绿缛而争~。”②<形>美;善;有才德。《诗经·还》:“子之~兮。”

【茂才】后汉称秀才为茂才。

【茂年】壮年。

mào

①<动>覆盖;遮盖。《活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之。”②<动>触犯;冒犯。《汉书·霍去病传》:“直~汉围西北驰去。”③<动>顶着;冒着。《汉书·王连传》:“不宜以一国之望~险而行。”④<形>轻率;冒失。《赤壁之战》:“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行之。”⑤<动>假充;假冒。《梅花岭记》:“是不必问其果解否也,而况~其未死之名者哉。”⑥<动>贪求;贪污。《汉书·卫青传》:“贪于饮食,~于货贿。”

见“冒顿”。

【冒没】⒈轻率不顾其他。⒉贪图。

【冒颜】掩面以示,自惭之意。

【冒顿】秦末汉初匈奴单于名。

mào

①<形>眼睛失神,看不清楚。《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②<形>通“耄”,年老。《汉书·武帝纪》:“哀夫老~。”

mào

①<动>交换;交易。《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丝。”②<动>变;改变。陆机《辩亡论》:“险阻之利,俄然未改,而成败~理,古今诡趣,何哉?”③<动>混杂。裴骃《<史记集解>序》:“是非相~,真伪舛杂。”

【贸首】两人都想互取对方之首,指不共戴天之仇。

mào

①<形>年老。《左传·隐公元年》:“老夫~矣。”②<形>昏愦;糊涂。柳宗元《敌戒》:“纵欲不戒,匪愚伊~。”

【耄荒】年老糊涂。

【耄勤】老而勤劳。

mào

<名>长;长度。《汉书·贾捐之传》:“广~可千里。”

mào

①<形>眼睛昏花。《庄子·徐无鬼》:“予适有~病。”②<形>烦乱。屈原《九章·惜诵》:“中闷~之忳忳。”③<形>愚昧。王夫之《系辞上传·十二章》:“老氏~于此。”

【瞀瞀】⒈垂目不敢正视的样子。⒉昏昏沉沉。

mào

①<名>相貌;面容。《大铁椎传》:“时座上有健啖客,~甚寝。”②<名>表情;神态。《捕蛇者说》:“言之,~若甚戚者。”③<名>外表;外观。《<指南录>后序》:“北虽~敬,实则愤怒。”

【貌侵】形貌矮小丑陋。

【貌言】谀辞,谄媚逢迎之语。

mào

①<副>勉力;努力。《尚书·胤征》:“其尔众士~戒哉。”②<形>大;盛大。《晋书·王导传》:“厚爵以答~勋。”【又】<形>美好。《后汉书·章帝纪》:“呜呼~哉。”

①<动>沉入水中。《孔雀东南飞》:“其家逼之,乃~水而死。”②<动>淹没。《西门豹治邺》:“水来漂~,溺其人民。”③<动>掩没;掩埋。《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随百草。”④<动>覆没;陷没。《报任安书》:“陵未~时,使有来报。”⑤<动>隐没;隐匿。《﹤指南录﹥后序》:“日与北骑相出~于长淮间。”⑥<动>消失。《中山狼传》:“良久,羽旄之影渐~,车马之音不闻。”⑦<动>没收。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本相侔,则~为奴婢。”⑧<动>通“殁”,死。《过秦论》:“始皇既~,余威震于殊俗。”

méi

①<名>树干。《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②<名>马鞭子。《左传·襄公十八年》:“以~数阖。”③<名>古代行军时为防止喧哗,让士兵衔在口中的竹片或木片。左思《吴都赋》:“衔~无声。”④<量>一枚就是一个。谢惠边《祭古冢文》:“有五铢钱百余~。”

【枚举】一一列举。

【枚枚】细密的样子。

méi

<名>岸边水草相接处。《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

méi

①<名>房屋的横梁。《仪礼·乡射礼》:“序则物当栋,堂则物当~。”②<名>门框上的横木。陆游《夏雨叹》:“蜗舍入门~触额,黄泥壁作龟兆坼。”③<名>屋檐口椽端的横板。谢灵运《山居赋》:“因丹霞以赪~,附碧云以翠椽。”

měi

①<代>每一。《活板》:“~字为一印,火烧令坚。”②<副>每逢;每一次。《庖丁解牛》:“~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③<副>时常;往往。《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被秋娘妒。”④<助>在近代汉语中表名词复数,相当于“们”。《窦娥冤》:“这都是官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mèi

见“每每”。

【每每】⒈肥美,茂盛的样子。⒉昏昧的样子。

měi

①<形>味美。《孟子·尽心下》:“脍炙与羊枣孰~?”②<形>美好。《桃花源记》:“有良田~池桑竹之属。”【又】特指容貌声色,才德或品质好。《丑妇效矉》:“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又】<形意动>以……为美;认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我者,私我也。”③<名>美好的人或东西。《滕王阁序》:“四~

具,二难并。”④<形>善,与“恶”相对。《国语·晋语》:“彼将恶始而~终。”

měi

①<动>污染。《孟子·公孙丑上》:“尔焉能~我哉。”②<动>托请;央求(后起意义)。陶宗仪《辍耕录》:“整复~入言之。”

【浼浼】水大的样子。

mèi

①<名>地名,在今河南淇县。②<形>通“昧”,微暗。《周易·丰卦》:“日中见~。”【引】已;止。《离骚》:“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

mèi

<动>洗脸。《汉书·淮南厉王传》:“~风雨。”

mèi

①<形>暗;昏暗。《离骚》:“路幽~以险隘。”【又】<形使动>使……不明。《左忠毅公逸事》:“汝复轻身而~大义。”②<形>愚昧;糊涂。《柳毅传》:“水府幽深,寡人暗~,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③<动>隐蔽;欺瞒。《荀子·大略》:“蔽公者谓之~。”④<动>冒;冒犯。《战国策·齐策》:“臣~死,望大王。”

【昧旦】黎明;拂晓。

【昧昧】⒈昏暗的样子。⒉模糊;难以分辨。⒊深思的样子。⒋纯厚浑朴的样子。

mèi

<名>衣袖。《书博鸡者事》:“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群起以伸其愤。”

mèi

①<形>美好可爱。《满井游记》:“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②<动>喜欢;喜爱。《诗经·下武》:“~兹,而士宦亦有之。”《促织》:“有华阴令欲~上官。”

【媚行】慢走。

【媚灶】谄媚灶神,比喻巴结权贵。

mèi

<动>睡觉。《诗经·氓》:“夙兴夜~,靡有朝矣。”

mèi

①<名>迷信传说中的精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最易。’”

mén

①<名>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的出入口。《项脊轩志》:“比去,以手阖~。”【又】<名>家门。《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谢罪。”【又】形状或作用似门的东西。《徐霞客洗游记》:“洞~甚隘。”②<名>做事的方法、途径、关键。《商君书·君臣》:“臣闻道民之~,在上所先。”③<名>家族;派别。《三国志·先主传》:“汝勿妄语,灭吾~也。”《论衡·问孔》:“孔~之徒七十二子,才胜今之儒。”④<名>类别;门类。《旧唐书·杜佑传》:“书凡九~,计二百卷。”

mén

①<动>持;捉。《晋书·苻坚载记下》:“桓温入关,(王)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世之事,~虱而言,旁若无人。”②<动>摸。李白《蜀道难》:“~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mèn

<形>烦闷。《周易·乾卦》:“遁世无~,不见是而无~。”【引】闷热;不爽。《素问·风论》:“闭则热而~。”

mèn

<烦闷>。《后汉书·华佗传》:“陈登忽患匈中烦~。”【又】愤慨。刘知几《史通·疑古》:“目睹其事,犹怀愤~。”

méng

<名>古指百姓,多指由外地迁来的百姓。《诗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孟子·滕文公》:“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又】专指居住在郊野的生产的奴隶,这种奴隶又称野民。

méng

<名>古指农村居住的人。《过秦论》:“然陈涉翁牖绳枢之了,~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méng

①<动>草木发芽。《礼记·月令》:“草木~动。”【又】比喻开始发生。班固《东都赋》:“惧侈心其将~。”②<名>通“氓”,老百姓。《韩非子·问田》:“齐民~之度。”

méng

①<动>在神前誓约、结盟。《过秦论》:“诸侯恐惧,会~而谋弱秦。”②<名>同盟;盟约。《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结~好。”③<动>旧指结拜为兄弟关系,如“盟兄”、“盟弟”。

méng

①<形>目不明。《山海经·中山经》:“甘枣之山有草焉,名曰萚,可以已~。”②<形>昏暗。《楚辞·天问》:“冥昭~暗,谁能极之?”③<形>烦闷。《左传·襄公十四年》:“不与于会,亦无~焉。”④<形>惭愧。《国语·晋语三》:“臣得其志,而使君~,是犯也。”

mèng

①<动>通“梦”。梦见;做梦。《晏子春秋·内杂篇下》:“夜者公~与二日斗,不胜。”②<名>古泽名,即云梦泽。《汉书·叙传》:“子文初生,弃于~中,而虎乳之。”

méng

①〔空~〕见“空”。

②〔溟~〕见“溟”。

③“蒙”的异体字

méng

见“朦胧”。

【朦胧】⒈月光不明亮。来鹄《寒食山馆书情》:“楚魂吟后月~。”⒉引申为模糊。李峤《早发苦竹馆》:“~烟雾晓。”

méng

①<名>盲。《国语·晋语》:“~瞍不可使视。”②<名>盲人;乐官。《国语·楚语》:“史不失书,~不失诵。”③<形>愚蒙。王充《论

衡·量知》:“人未学问日~。”

méng

见“艨艟”。

【艨艟】古代一种战舰。《五代史·贺瓌传》:“以~战舰扼其中流。”也写作“艨衝”、“蒙衝”。

měng

①<形>凶猛;勇猛。《石钟山记》:“大石侧立千尺,如~兽奇鬼。”【又】凶暴。《捕蛇者说》:“孔子曰:‘苛政~于虎也’”②<形>气势壮。《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浪若奔。”③<形>严厉。《左传·昭公二十年》:“又叔为政,不忍~而宽。”

【猛可】突然。

méng

①<动>覆盖;遮住。《左传·昭公十三年》:“以幕~之。”②<动>蒙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难与处矣。”③<动>遭受。《屈原列传》:“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世之温蠖乎?”④<动>承受;继承。《过秦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故业。”⑤<形>愚昧无知。《战国策·韩策》:“民非愚~也。”今有“发蒙”、“启蒙”。⑥<动>敬辞,承蒙。《答司马谏议书》:“昨日~教。”

【蒙尘】蒙受风尘。特指皇帝逃难出走。

【蒙冲】古代一种小型战船,又写作“艨艟”。

měng

<动>不明白。谢庄《月赋》:“昧道~学,孤负明恩。”

méng

<形>无知的样子。白居易《与元九书》:“除读书属文外,其他~然无知。”

【懵懂】湖涂。

mǐn

见“黾勉”。

měng

<名>青蛙。《国语·越语下》:“蛙~之与同陼。”

【黾勉】勤勉;努力。《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从事,不敢告劳。”

①<形>满;遍。《滕王阁序》:“舸舰~津。”【又】水满的样子。《过小孤山大孤山》:“大孤则四际渺~皆大江,望之如浮泪流水面。”②<形>长;久。《盐铁论》:“旷日~久而无益于理。”③<副>越;更加。《六国论》:“奉之~繁,侵之愈急。”

【弥留】⒈久病不愈。⒉病重将死。

【弥纶】⒈统摄;包括。⒉弥缝;弥补。

①<动>分辨不清;迷乱。《归去来兮辞》:“实~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又】<动使动>使……迷乱;使……看不清。《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②<动>迷恋;沉醉。《梦游天姥吟留别》:“千岩万转路不定,~花倚石忽已暝。”③<动>弥漫。杜甫《送灵州李判官》:“血战乾坤赤,氛~日月黄。”

①<名>粥。《释名·释饮食》:“~,煮米使糜烂也。”②<形>碎烂;败坏。《汉书·贾山传》:“万钧之所压,无不~灭者。”《左忠毅公逸事》:“国家之事~烂至此。”③<动>耗费;浪费。《冯婉贞》:“度不中而轻发,徒~弹药。”

【糜沸】动荡不安;混乱。

①<名>系牛的绳子。刘禹锡《叹牛》:“叟揽~而对。”②<动>牵制;束缚。《谋攻》:“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军。”③<动>拘禁;拘留。《<指南录>后序》:“予羁~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④<动>通“靡”。浪费;耗费。《卖柑者言》:“坐~廪粟而不知耻。”

【縻军】⒈牵制军队。⒉统领军队。

<名>麋鹿。鹿的一种,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角似鹿,又称“四不象”。是一种珍贵的动物。《殽之战》:“吾子取其~鹿,以闲敝邑,若何?”

①<形>奢侈;浪费。《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之者甚多。”②<形>细腻。宋玉《招魂》:“~颜腻理。”

①<动>倒下。《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故逐之。”②<动>退下;败退。《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③<动>没有;无。《促织》:“于败堵丛草处,控石发穴,~计不施。”④<副>不。《诗经·氓》:“三岁为妇,~室劳矣。”

【靡敝】败坏。

【靡曼】⒈柔美。⒉华丽;美色。

【靡密】微细;细密。

【靡迤】⒈连绵不断的样子。⒉小步而行。

①<名>弓的两端。《诗经·采薇》:“四牡翼翼,象~鱼服。”【又】不加装饰的弓。《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②<动>停止。《邵公谏厉王弭谤》:“吾能~谤矣,乃不敢言。”③<动>安定;顺服。《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夫治国家而~人民。”

【弭谤】遏止非议。

【弭兵】息战;停止战争。

【弭节】按节;途中暂时驻留。

<形>寻找;寻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孙仲谋处。”

①<形>稠密;细密。《病梅馆记》:“以疏为美,~则无态。”②<形>亲近;亲密。《隆中对》:“于是与亮情好日~。”③<形>隐密;隐蔽。《促织》:“入其舍,则~室垂帘,帘外高香几。”【又】秘密。《谭嗣同》:“荣禄~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④<名>隐蔽的地方。《礼记·少议》:“不窥~。”

【密迩】贴近;靠近。

【密勿】⒈勤勉努力。⒉机要;机密。

<形>安宁;平静。《晋书·袁瓌传》:“朝野无虑,江外~静。”归有光《上总制书》:“诸夷恭顺,四边宁~。”

mián

①<名>丝绵。《广韵》:“精曰~,粗曰絮。”②<动>延续;连续。《后汉书·西羌传》:“滨于赐支,至乎河首,~地千里。”③<形>久远。陆机《饮马长城窟行》:“去家邈似~。”④<形>软弱;薄弱。《汉书·严助传》:“且越人~力薄材,不能陆战,又无车骑弓弩之用。”

【绵薄】能力微弱;多用于自谦之词。

miǎn

①<动>除去;脱掉。《殽之战》:“左右~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②<动>免除;避免。《齐桓晋文之事》:“乐岁终身苦,凶年不~于死亡。”【又】免于灾祸;免于罪过。《冯婉贞》:“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乎?③<动>赦免;释放。《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诸国。”④<动>罢免。《汉书·文帝纪》:“逐~丞相勃,遣就国。”

【免乳】生育。免:通“娩”。

<动>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过秦论》:“百越之君,~首系颈,委命下吏。”

miǎn

<形>通“勉”,勤劳。《礼记·表记》:“~焉日有孳孳。”

miǎn

①<动>尽力;努力。《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之矣,老臣不能从。”②<动>鼓动。《管子·立政》:“上不加~,而民自尽。”

miǎn

<动>斜着眼睛看。【又】泛指看。《史记·邹阳列传》:“按剑相~。”《归去来兮辞》:“~庭柯以怡颜。”

【眄睐】⒈顾盼;目光左右环视。⒉眷顾。

【眄睨】斜视的样子。

【眄伺】窥伺。

miǎn

<名>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礼帽,后专指皇冠。《左传·哀公十五年》:“服~乘轩。”

miǎn

①<动>沉迷于酒。《吕氏春秋·当务》:“舜有不孝之行,禹有淫~

之意。”②<动>沉迷。《汉书·五行志中》:“君~于酒,淫于色。”

【湎湎】流动的样子。

【湎淫】沉溺酒色。

miǎn

①<名>细丝。许慎《说文解字·糸部》:“~,微丝也。”②<形>遥远。陶渊明《感士不遇赋》:“苍冥遐~,人事无已。”③<形>隐而不明。《三国志·吴书·步骘传》:“至于远近士人,先后之宜,犹或~焉,未之能详。”

miàn

①<名>脸。《彭祖面长》:“不敢笑陛下,实笑彭祖~长。”②<动>面向;面对着。《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山而居。”③<副>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④<名>方位;方面。《垓下之战》:“闻汉军四~皆楚歌。”⑤<名>平面;表面。《活板》:“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则字平如砥。”⑥<量>《宋书·何承天传》:“上又赐银筝一~。”

【面壁】⒈面对墙壁静坐,常表示不介意或无所用心。⒉佛教指修行。

【面墙】喻不学,如面向墙面而一无所见。

【面首】本指壮美的男子,引申为妇人的男妾、男宠。

miáo

①<名>没有吐穗的庄稼。《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稀。”②<名>后代。《史记·太史公自序》:“毕公之~,因以为姓。”③<名>事情的预兆或迹象。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言者志之~,行者文之根。”④<动>夏季打猎。《左传·隐公五年》:“春蒐夏~,秋狝冬狩。”

【苗而不秀】⒈人未成年就夭折。⒉外貌好但无才能。

【苗末】后代子孙。

【苗裔】后代子孙。

miǎo

<名>树枝的细梢。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巴山一夜雨,树~百重泉。”【引】年月季节的最后。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秋寻远山。”【引】细小。常“杪小”、“杪杪”连用。《后汉书·冯衍传》:“阔略~小之礼。”

miǎo

①<动>瞎了一只眼睛。《易经·履》:“~能视,跛能履。”②<动>眯着眼仔细看。《汉书·叙传》:“离娄~目于毫分。”③<形>细微。《庄子·德充符》:“~乎小哉!所以属于也。”④<形>高远;辽远。《荀子·王制》:“彼王者不然,仁~天下,义~天下,威~天下。”

【眇眇】⒈微小。⒉辽远;高远。⒊远视的样子。⒋风吹动的样子。⒌飘忽难辨。

miǎo

<形>水大的样子。屈原《九章·哀郢》:“~南渡之焉如。”

miǎo

①<形>水面深远辽阔。《过小孤山大孤山》:“大孤则四际~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②<形>广远;渺茫。《祭妹文》:“羊山旷~,南望原隰。”③<形>微小。《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

miǎo

①<形>小;幼稚。潘岳《寡妇赋》:“孤女~焉始孩。”②<动>轻视。韦孟《讽谏》:“既~下臣,追欲纵逸。”③<形>通“邈”,远。屈原《九章·悲回风》:“~漫漫之不可量兮。”

【藐藐】⒈美盛的样子。⒉高大的样子。⒊疏远冷漠的样子。⒋幼小的样子。

miǎo

①<形>远。屈原《怀沙》:“汤禹久远兮,~而不可慕。”②<动>通“藐”,轻视。《孟子·尽心下》:“说大人则~之。”

miào

①<形>美;好;美妙。《庄子·寓言》:“九年而大~。”《孔雀东南飞》:“纤纤作细步,精~世无双。”②<形>精妙;奇妙。《论衡·须颂》:“弦歌为~异之曲。”《口技》:“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③<形>通“眇”,微小。《吕氏春秋·审分》:“所在者~矣。”

miào

<名>宗庙;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处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宗~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过秦论》:“一夫作乱而七~隳。”【又】<名>供奉神、佛、圣贤的处所。《过小孤山大孤山》:“~在山之西麓。”今有“山神庙”、“观音庙”等。

【庙策】朝廷对国家大事的策划。

【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始于殷代,如武丁称高宗。汉以后历代帝王都有庙号。

【庙讳】已故帝王的名字。

【庙社】宗庙社稷,古代祭祀的地方。也代指国家、朝廷。

【庙堂】⒈宗庙之堂。⒉朝廷。

【庙祝】寺庙中掌香火的人。

móu

①<名>十捆麻。《说文·糸部》:“~,枲之十絜也。”②<形>缠绵,见“绸缪”。

Miào

姓。《廉颇蔺相如列传》:“为赵宦者令~贤舍人。”

miē

见“乜斜”。

【乜斜】在近代汉语中指眼睛微睁的样子。关汉卿《望江亭》:“着鬼祟,醉眼~。”【又】指眯细眼睛斜着看人,有瞧不起或不满意的含义。

miè

①<动>熄灭。《尚书·盘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②<动>灭亡;消灭。《赤壁之战》:“今数雄已~,惟孤尚存。”③<动>消失;磨灭。《游褒禅山记》:“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④<形>暗。《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可见。”

miè

①<动>无视;瞧不起。《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吾闻宋君无道,~侮长老。”②<动>无;没有。《左传·僖公十年》:“臣出晋君,君纳重耳,~不济矣。”③<形>微小。扬雄《法言·子行》:“视日

月而知众星之~也。”

mín

①<名>古指奴隶,泛指庶民百姓。《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有士~,有商~,有农~,有工~。”②<名>人。《五蠹》:“上古之世,……~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多疾病。”

mín

①<名>天;天空。陶潜《自祭文》:“茫茫大块,悠悠高~。”②<名>秋季的天空。杜甫《寄薛三郎中》:“高秋却束带,鼓枻视清~。”

mín

①<名>钓鱼的绳子。《诗经·召南·何彼秾矣》:“其钓维何?维丝伊~。”②<名>穿铜钱的绳子。【引】成串的铜钱,古代一千文为一缗。《梦溪笔谈》:“可益二十万~。”

mǐn

①<形>强横。《尚书·康诰》:“~不畏死。”②<动>勉力。《宋书·何尚之传》:“~作肆力之氓,徒勤不足以供赡。”

mín

<形>烦闷。《庄子·外物》:“心若县于天地之间,慰~沉屯。”

mǐn

①<名>忧患;凶丧。《诗经·邶风·柏舟》:“觏~既多,受侮不少。”【又】忧虑;担心。《孟子·公孙丑》:“宋人有~其苗之不长者。”②<动>哀怜;怜悯。《诗经·豳风·东山》:“序其情而~其劳。”【又】忧愁。马融《琴赋》:“怀~抱思。”

mǐn

<名>灭;消失。《后汉书·崔琦传》:“家国~绝,宗庙烧燔。”

mǐn

①<动>哀怜;怜悯。白居易《新乐府序》:“隋堤柳,~亡国也。”②<形>忧患;忧愁。《淮南子·诠言》:“乐恬而憎~。”

mǐn

①<动>迅速;敏捷。《论语·学而》:“~于事而慎于行。”②<形>机敏;聪明。《齐桓晋文之事》:“我虽不~,请尝试之。”③<形>勤勉;勤奋。《论语》:“~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敏赡】聪明多智。

【敏行】勉力以行;努力去做。

mǐn

见“黾勉”。

měng

<名>青蛙。《国语·越语下》:“蛙~之与同陼。”

【黾勉】勤勉;努力。《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从事,不敢告劳。”

míng

①<名>名字;名称。《屈原列传》:“屈原者,~平,楚之同姓也。”②<动>取名;命名。《离骚》:“~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③<动>说出。《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④<名>名义;名分。《赤壁之战》:“今将军外托服从之~而内怀犹豫之计。”⑤<名>名声;名望。《陈情表》:“不图宦达,不矜~节。”⑥<动>有名;闻名。《过小孤山大孤山》:“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天下。”⑦<形>有名的;著名的。《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人与游。”

【名场】科举考试的考场,意为举子们扬名之处。

【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的名片。

【名士】⒈知名而做官的人。⒉泛指知名人士。⒊特指恃才放达、不拘礼法的人

míng

①<形>明亮。《石钟山记》:“至莫夜月~,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②<动>照亮。《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

尚足以~也。”③<形>明白;清楚。《答司马谏议书》:“名实已~,而天下之理得矣。”【又】明白地;公开地。《触龙说赵太后》:“太后~谓左右。”④<动>证明;说明。《五人墓碑记》:“亦以~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⑤<动>明确。《史记·李斯列传》:“~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⑥<形>英明;高明;明智。《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哲乎。”⑦<名>智慧。《劝学》:“积善成德,而神~自得,圣心备焉。”⑧<名>视力。《齐桓晋文之事》:“~足以察秋毫之末。”【又】视力好。《管子·制分》:“聪耳~目”⑨<形>次;下一个(专指年、月、日)。《为学》:“~年,贫僧自南海还。”⑩<名>明朝。

míng

①<动>鸟叫。《与朱元思书》:“好鸟相~,嘤嘤成韵。”②<动>发出声响。《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又】<动使动>使……鸣;使……发出声响。《石钟山记》:“虽大风浪不能~也。”③<动>敲击发声。《陈州粜米》:“也还要上登闻将怨鼓~。”④<动>扬名;出名。《柳敬亭传》:“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

【鸣镝】响箭。

【鸣銮】指皇帝或贵族出行。

【鸣玉】腰间佩玉发出声响。

【鸣驺】贵官出行时驺卒喝道。

míng

<名>茶。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觉寺》:“渴饮~汁。”

【茗艼】通“酩酊”,大醉的样子。

míng

①<形>幽暗;昏暗。《岳阳楼记》:“薄暮~~,虎啸猿啼。”②<形>深远。《阿房宫赋》:“高低~迷,不知西东。”③<形>深入。《促织》:“~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④<形>静;静默。《项脊轩志》:“~然兀坐,万籁有声。”⑤<名>迷信者所说的人死后进入的阴间。《陈州粜米》:“我便死在幽~,决不忘情。”

【冥会】⒈暗合;默契。⒉意会。

【冥蒙】幽暗不明。

【冥冥】⒈昏暗;愚昧。⒉黑夜。⒊高远。⒋谓精诚专一。

míng

①<名>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戒自己的文字。《礼记·祭统》:“夫鼎有~。铭者,自名也,自名胜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诸后世也。”②<动>铭刻在心;永记不忘。《三国志·周鲂传》:“~心立报。”③<动>在石碑上刻字(刻铭文)。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功会稽岭。”④<名>一种文体。刘禹锡作有《陋室铭》。

míng

<名>海。《庄子·逍遥遊》:“北~有鱼。”

míng

①<动>日暮;天将黑。《孔雀东南飞》:“晻晻日欲~,愁思出门啼。”②<形>幽暗;昏黑。《汉书·五行志》:“正昼皆~。”《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míng

①<动>闭(眼睛)。《陈州粜米》:“则我这双儿鹘鸰也似眼中睛,应不~。”《狼》:“久之,目似~,意暇甚。”②<形>视觉不清。《晋书·山涛传》:“臣耳目聋~,不能自励。”

míng

①〔~虫〕螟蛾的幼虫,有许多种,如“三化螟”、“玉米螟”等。危害农作物。

②〔~蛉〕a.一种绿色小虫,螟蛉蛾的幼虫。B.喻抱养的孩子。

mìng

①<动>差使;命令。《归去来兮辞》:“或~巾车,或棹孤舟。”②<名>命令。《陈情表》:“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③<名>命运;天命。《论积贮疏》:“大~将泛,莫之振救。”《论语·颜渊》:“死

生有~,富贵在天。”④<名>生命。《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⑤<动>命名。《琵琶行》:“凡六百一十六言,~曰《琵琶行》。”⑥<动>任用。《越妇言》:“天子疏爵以~之。”

【命笔】执笔(写诗文或作画)。

【命服】帝王按等级赐给公侯、卿大夫等的制服。

【命妇】受到封号的妇女。

【命世】扬名于当世。

【命途】平生的经历。

【命意】寓意。

miù

①<名>错误。《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赏。”②<动>弄错。《游褒禅山记》:“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保可胜道也哉。”③<动>差错。《汉书·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之毫厘,~以千里。’”

<名>计谋;谋略。陆机《辩亡论下》:“遂献宏~。”

<动>临摹;照着样子描画、写字。潘岳《西征赋》:“乃~写旧丰,制造新邑。”

<名>模子;模型。《论衡·物势》:“埏埴作器,必~范为形。”【引】标准;规范。左思《咏史》:“可为达士~。”【又】仿效;效法。陆倕《石阙铭》:“色法上圆,制~下矩。”

①<动>抚摸;摩挲。《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玩之不已。”②<动>摩擦。《礼记·内侧》:“濯手以~之,去其皱。”③<动>迫近;接近。《左传·宣公十二年》:“~垒而还。”④<动>揣测;体会。《柳敬亭传》:“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期月而诣莫生。”

①<动>物体相磨擦。《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切磋,如琢如~。”②<动>遇到困难或阻碍。白居易《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少处兼遭病折~。”③<动>消失;磨灭。《后汉书·南匈奴传》:“百世不~矣。”

<名>辗粉的用具。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作牛便推~。”

【磨莹】⒈磨治玉石。⒉磨物,使光洁。

①<动>磨。《论衡·明雩》:“砥石~厉,欲求铦也。”②<动>切磋;谏诤。《汉书·贾山传赞》:“贾山自下~上。”③<动>杜甫。《北游》:“气~屈贾垒,目短曹刘墙。”

①<名>树梢。《左传·昭公十一年》:“~大必折。”②<名>事情、物件的端或尾。《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③<名>末尾;尽头。《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右手指卷。”④<名>不重要的或非根本的。《论积贮疏》:“使天下各食其力,~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⑤<名>时间或顺序在后。贾思勰《树木》:“吴~,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末技】⒈小技。⒉指工商业。

【末业】亦作“末作”、“未产”、“末事”、“末生”。古代称工商业等业为末业,与称“本业”的农业相对。

【末造】⒈末世时产生。⒉不重要的东西。

【末叶】⒈一个世纪或朝代的最后阶段。⒉后代子孙。

<动>死。《祭十二郎文》:“中年,兄~南方。”

<名>田间小道。古代称南北向的为阡,东西向的陌;阡陌合称指田间道路。《桃花源记》:“阡~交通,鸡犬相闻。”【又】泛指路;街道。《柳毅传》:“公,乃~上人也,而能急之。”

bǎi

<名>一百文钱。《窦娥冤》:“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儿。”

①<名>喂马的饲料。杜甫《敬简王明府》:“骥病思偏~,鹰秋怕苦笼。”②<动>喂牲口。《诗经·汉广》:“之子于归,言~其马。”《殽之战》:“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马矣。”

①<代>没有什么;没有谁。《齐桓晋文之事》:“保民而王,~之能御也。”②<副>不要;别。《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③<副>没有;不。《促织》:“成仓猝~知所救,顿足失色。”《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消长也。”

<名>通“暮”。日暮;黄昏。《石钟山记》:“至~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之下。”

【莫莫】⒈茂密的样子。⒉尘土飞扬的样子。⒊广大的样子。⒋暗暗地;不声不响地。⒌敬谨的样子。

①<名>沙漠。《后汉书·乌桓传》:“匈奴北徙数千里,~南地空。”②<形>寂寞;空虚。《狱中杂记》:“居数月,~然无所事。”③<形>冷淡;不关心。韩愈《争臣论》:“~不加喜戚于心。”

【漠漠】⒈无声息的状况。⒉天色灰暗的样子。⒊寂寞。

①<动>上马。左思《吴都赋》:“~六驳,追飞尘。”②<动>超越;越过。《伍子胥变文》:“今日登山~岭,粮食罄穷。”③<副>突然。辛弃疾《清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①<名>一种动物。《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哀牢)出~兽。”②<名>我国古代对东北部一个民族的称呼;又写作“貘”。《盐铁论·通有》:“求蛮~之物,以眩中国。”

①<名>写字用的墨;黑颜料。沈括《石油》:“试扫其煤以为~,黑光如漆。”成语有“近~者黑”【又】<动>沾黑。《石油》:“石炭烟亦大,~人衣。”【又】<动>用墨染黑。《殽之战》:“子~衰经。”【又】<动>穿上黑色丧服。《殽之战》:“遂~以葬文公。”【又】

<动>用黑色衣服作为丧服。《殽之战》:“晋于是始~。”②<名>黑色。《核舟记》:“钩画了了,其色~。”③<名>绳墨,木工用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引】准则;法度。扬雄《太玄经·法》:“物仰其~,莫不被则。”④<名>文字的代称,如“文墨”,又指文章学识。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⑤<名>古代刑罚之一。在受刑人额上刺字,并染上墨。《尚书·伊训》:“臣下不匡,其刑~。”⑥<名>古代计量单位,五尺为墨。《国语·周语》:“其察色也,不过~丈寻常之间。”⑦<名>墨家的省称。《孟子·滕文公》:“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

【墨车】古代大夫所乘的车子,车身墨漆,无彩绘。

【墨妙】指精妙的文章、书法、绘画。

【墨绶】黑色的印带。县令,县长的代称。

<名>病;疾苦。方干《上杭州姚郎中》:“能除疾~似良医。”《三国志·蜀书·马超传》:“求民之~。”

①<形>幽;静。《尚书·说命》:“恭~思道。”②<动>沉默;不做声。《论语》:“~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③<形>通“墨”,不廉洁;贪。《孔子家语·正论》:“贪以败官为~。”

<名>两股搓成的绳索。《周易·坎卦》:“係用徽~。”

用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功用和耙相似。亦称“耢”(lào)。

móu

①<名>十捆麻。《说文·糸部》:“~,枲之十絜也。”②<形>缠绵,见“绸缪”。

Miào

姓。《廉颇蔺相如列传》:“为赵宦者令~贤舍人。”

móu

①<名>牛叫的声音。柳宗元《牛赋》:“~然而鸣。”②<动>取;求取。《史记·平准书》:“如此,富商大贾无所~大利。”③<形>通“侔”。相等;等同。《汉书·司马相如传》:“德~往初。”④<名>通“眸”,瞳人。《荀子·非相》:“尧舜参~子。”⑤<名>通“麰”,大麦。《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

móu

①<形>相等;等同。《庄子·外物》:“海水震荡,声~鬼神。”②<动>通“牟”,取;求取。《韩非子·五蠹》:“商工之民……蓄积

待时而~农夫之利。”

【侔踪】与……行迹、行为相同。

móu

<名>眼睛。曹植《洛神赋》:“明~善睐。”

móu

①<名>计谋。《谋攻》:“故上兵伐~。”②<动>谋划;策划。《廉颇蔺相如列传》:“越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③<动>图谋;算计。《信陵君窃符救赵》:“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魏十余年。”④<动>商议;计议。《诗经·氓》:“匪来贸丝,来即我~。”⑤<动>思虑;考虑。《过秦论》:“深~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móu

①<名>古代一种头盔,也叫“兜鍪”。《战国策·韩策一》:“甲、盾、鞮、~、铁幕、革块,无不毕具。”②<名>像兜鍪的帽子。《荀子·礼论》:“荐器则冠有~而毋縰。”③<名>一种锅。《急就篇》:“铁鈇钻锥釜鍑~。”

mǒu

①<代>指代不明确说出的时、地、人、事。《廉颇蔺相如列传》:

“~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地震》:“后闻~处井倾侧,不汲;~家楼台南北易向。”《大铁椎传》:“今夜半,方期和决斗~所。”《报刘一丈书》:“~也贤!~也贤!。”②<代>代称自己或代自己的名。《记王忠肃公翱事》:“今以半别公,公固知~不贪也。”《游褒禅山记》:“临川王~记。”

①<名>母亲。《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志。”【又】婆母(丈夫的母亲)。《孔雀东南飞》:“受~钱帛多,不堪~驱使。”②<名>女性年长者的泛称。《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③<形>雌性的。《汉书·龚遂传》:“家二~彘,五鸡。”《》:“~。”

【母昆】同胞兄弟。

【母母】弟媳对兄妻的称呼。

①<名>田埂;田中的高处。《左传·成公二年》:“使齐之封内尽东其~。”【又】泛指农田。《项羽本纪》:“乘势起陇~之中。”《论积贮疏》:“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②<量>计量土地的单位。《齐桓晋文之事》:“百~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①<名>雄性的鸟兽。与“牝”相对。《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雉鸣求其~。”②<名>锁簧,古代锁中可以插入和拔出的部分。《汉书·五行志中》:“长安章城门门~自亡。”

①<名>树。《归去来兮辞》:“~欣欣以向荣。”②<名>木头;木材。《寡人之于国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不可胜用也。”③<名>木制刑具;木制器具。《种树郭橐驼传》:“鸣鼓而聚之,击~而召之。”【又】棺木;棺材。成语有“行将就木”。④<形>质朴;朴实。《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为人~强敦厚。”⑤<形>麻木;痴呆。《促织》:“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奄奄思睡。”

【木阁】在悬崖峭壁之间凿石架木而成的栈道。

【木契】木制的符信。符信是古代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凭证。

①<名>眼睛。《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叱之。”②<动>年;看待。《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陈胜。”③<动>递眼色;使眼神。《鸿门宴》:“范增数~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④<名>网孔。《韩非子·外储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成~而后得。”⑤<名>行列;条目。《<指南录>后序》:“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

【目论】⒈像眼睛看不见睫毛一样的议论。比喻不见自己的过失,无自知之明。⒉肤浅之论。

①<动>洗头发。《屈原列传》:“吾闻之,新~者必弹冠。”②<动>泛指洗浴,常与“洗”、“浴”连用。《西门豹治邺》:“洗~之,为置新缯绮縠衣。”【又】<动>蒙;领受。《陈情表》:“逮奉圣朝,~浴清化。”

①<动>放牧。《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马。”【又】<名>放牧的人。王安石《谢公墩》:“问樵樵不知,问~~不言。”②<动>像放养牲畜一样的统治;管理。晁错《论贵粟疏》:“民者,在上所以~之。”③<动>管束;修养。《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④<名>官名,一州的长官。《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用二州~伯所见明知。”

【牧伯】州牧、方伯的合称。汉朝之后州郡长官的尊称。

【牧守】州郡的长官。州官叫牧,郡官称守。

【牧圉】⒈牛马的场所。⒉养牛马的人。⒊财物。

【牧宰】州县长官(县官叫宰)。

本文标签: 样子诗经史记礼记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