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842

2024年6月24日发(作者:)

Education Research Frontier

September 2019, Volume 9 Issue 3, PP. 230-234

The Theory of Feasibility of War against Russia

before The Russo-Japanese War (1904)

Mengxuan Wang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China

Email: 562905751@

Abstract

It’s deemed Russian total failure which the war called The Russo-Japanese War in 1904, the victory made Japan which just operated

the capitalism system, became t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ntry who can influent many affairs in the Far East. With the

beginning of the war, the people who lived in China and Korean Peninsula, the invaded country, was brought huge life and property

loss. Also, the people in Japan and Russia suffered great pain. According to the role of citizen opinion, which in Japan through the

war time has played, we’ll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 Opinion and The War.

Keyword: Russo-Japanese War; Citizen Opinion;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ar

日俄开战前日本社会的对俄开战论

——以社会舆论为中心

王孟璇

南开大学,天津

摘 要:1904年日俄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以俄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日本则凭借此次胜利,由一个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不久的亚洲小国,一跃成为在远东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地区大国,跻身于帝国主义强国的行列。同时这场战争也对被侵

略的中国和朝鲜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伤害,日俄两国的人民也在战争中遭受了很大的痛苦。本篇论文的研究

目的为通过日本国内舆论在日俄战争中所承担的角色这一个案例的分析,探讨舆论与战争的关系。

关键词:日俄战争;社会舆论;战争责任

引言

日俄战争是日本近代史上一个巨大的转折点,被认为是日本的“荣光”。但是在日俄开战前夕,日本国内

围绕着是否开战,掀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然而最终开战论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可以说舆论的支持是

导致这场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时日本国内存在“主战论”和“非战论”两种声音。主战论者的理由是:“将俄

国人逐出满洲,解放满洲使之成为各国互市场所,使满洲牵涉各国利害关系,成为任何一国都无法染指的中

立地带”,同时提出:“切实占领韩国,阻止俄国南下;要求俄国返还其租借的旅顺、大连;占领浦盐港堵塞

俄国人进出太平洋之门户。”非战论者则认为,“日俄开战应是使国家免遭危机,使国力国权得以切实维护”的

“最后的战争”。

在日本针对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和平谈判方针后,均遭强硬拒绝,且拒不从满洲撤兵。1904年2月6日,

日本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当天关闭日本驻俄大使馆,断绝与沙皇俄国的外交关系。2月10日,双方相互宣

战,日俄战争正式爆发。

- 230 -

/erf

1 日俄开战前的舆论构造

基于《中俄满洲条约》,俄国本应在1903年4月8日完成第二次的从满撤兵,然而随着俄军的公然违反

条约,拒不撤兵,引发日本舆论界一片哗然,日本对俄同志会等激进团体开始主张与俄国开战。

在此时期《七博士意见书》的公开导致日俄关系进一步恶化。《七博士意见书》是1903年6月,户水宽

人、富井政章、金井延、寺尾亨、中村进午、高桥作卫和小野塚喜平次七名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向桂太郎总理

大臣提出的建议书,随后即在《朝日新闻》上报,责难政府对俄外交软弱,主张对俄一战,并通过报纸、杂

志发表文章和进行游说等活动制造战争舆论。这一次可以认为是对俄开战强硬派的彻底在舆论中占上风的一

个转折点。

同时在俄国朝鲜半岛的势力扩张也成为日本走上对俄开战的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俄国在朝鲜鸭绿江沿

岸的木材采伐活动以及“龙严浦事件“,让日本在朝利益受损,《时事新报》发表社论”日本保障朝鲜的独立绝

非是为了朝鲜,而是在保护自己的权益,也就是说一切威胁到朝鲜独立的事情就是在威胁我们自己的权利“。

(1903年8月23日《朝鲜的独立》)可以看出为了和俄国争夺在朝鲜的权益,也是开战论形成的一个重要

的历史转折点。

1903年10月由于俄国依然没有遵守第三次撤兵期限,日本国内舆论完全的倒向了对俄开战的论调。随

着作为政府喉舌的《国民新闻》和《东京日日新闻》的率先报道,日本国内各大报纸开始纷纷刊登主张对俄

开战的社论,掀起“开战浪潮”。在此期间的日本舆论,始终弥漫在“对俄一战”的紧张气氛中。

在愈发激烈的开战论的热潮中,也有一方略显冷静的论调。其中以辛德秋水,堺利彦,内村鉴三等人主

张的非战论也曾在一时间热烈展开。比如《二六新报》以及《每日新闻》等报纸,指出“协同列强一起,保全

清国以及开放清国,将满洲定位为与各国协同经营的开放地,而将实力存留在朝鲜,是我日本当下最稳健的

政策”(《二六新报》1903年5月19日《俄国无战意》)的报道,认为日本与俄国的国民应冷静言行,主张

走和平道路。

其中《万朝报》是主张非战论的最具代表性的报纸。内村鉴三曾发表《战争废止论》一文,以“一兵卒”

为笔名,坚决的反对战争:“我不是日俄非战论者,我是战争绝对废止论者。战争是杀人的事情。而杀人的事

情是大罪恶。… 战争的利益是强盗的利益,是强盗者一时的利益,和被抢夺者永远的不利。战争废止论是当

今文明公家有识者的舆论…爱好时间正义,人道,国家之人,均大胆的赞成这个主义。“(《万朝报》1903年

6月30日)1903年10月8日,社会主义协会在东京召开了“非战论大演说会”,《万朝报》社的社长黑岩泪

香以及社员内村鉴三,堺利彦,斯波等人结成理想团,从人道主义等立场支持非战论。

除此之外,一些日本政治家如尾崎行雄,谷干城等人主要考虑到日本的国力和经济实力,认为避开战争

走协商的方式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谷干城在《万朝报》发表社论,提出“满韩交换论“(1903年6月27日

《谷子的非战论》)也就是承认俄国在满洲的权益来交换日本在朝鲜的权益,同时他还认为日俄应走经济上

协同发展的道路而非开战。外相小村寿太郎拟定了《万一和俄国的和平谈判破裂,我国对清韩两国应采取的

方针》,提出了“北守南进”的大陆政策:“北面拥护韩国的独立以包帝国之安全,南面以福建为立足点,将清

国南部纳入我势力范围”。基于这一构想,小村寿太郎正式向俄方提出了“满韩交换论”,要求日俄相互承认:

“满洲不属于日本特殊利益范围,韩国不属于俄国特殊利益范围”。但是,俄国的回复非常强硬:拒绝日本进

入满洲;尊重韩国独立、领土完整;禁止将韩国的内陆、沿岸用于军事目的;设定北纬39度以北(包括平壤、

元山)为中间地带。至此,非战论派的“满韩交换论”也以失败告终

然而在全社会的主战热潮下,非战论派的内部也出现意见不统一,时评社论中“主战”和“非战”开始交替

出现,很多非战论者相继放弃主张。随后,万朝报社社长黑岩也将报社转向开战论调,相继发表多篇主战论

文章。内村发表“因万朝报社支持战争,反对战争的我无法在这样的报纸上继续撰写反对文章”(《退社辞书》

1903年10月12 日)而后退社。同样辛德秋水与堺利彦也发表了辞职报告“我等二人不幸与朝报纸在对俄问

题上意见不同”。最后,只有1903年11月堺和辛德创办的《周刊平民新闻》继续主张非战论,后来《平民新

- 231 -

/erf

闻》因反战言论被禁止发行,一众反战人士发出的反战声音,在绝大部分媒体都猛烈抨击俄国,主战开战的

社会氛围中,对日本政府和国民的影响力十分微弱,没有成为被国民支持的舆论,被扼杀在日俄战争结束前

夕。而始终坚持立场的辛德秋水等人也被认为是“非爱国者,是国贼也”,被排除在日本国民范畴之外,最终

在“大逆事件”中冤死。

2 日俄开战前夕日本国内环境

刚刚发展起来的日本资本主义,在棉纺织业迫切需要海外市场,资本家将目光放在了满洲,1903年日本

《东洋经济新报》评论,“持续看好我国海外市场,出口也较此前增加,没有减少的迹象。“对当时的日本

经济保持乐观心态。但是也不是全然不存在问题,富士纺织的骨干社员曾在“日本纺织的前途用一句话概括,

就是没有前途的产业。”(《东洋经济新报》1903年12月5日《我纺织业近况》)其首要原因就是原料问

题,“原料进口到日本,以此作为棉纱再出口到中国,与作为棉纱从印度直接送到支那相比,在运费上应该

有二成的差距。“(《东洋经济新报》1903年11月5《支那市场的棉纱与棉布》)第二个理由是技术问题,

由于技术不足纺出高支棉纱十分困难,导师原料费增加,对棉纺织产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率先占领满洲市场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还没有达到需要战争武力来强行进行出

口的阶段,因此日本实业界也曾对筹集战争军费持消极态度。

但随后日本的经济危机,却成为了资本家们纷纷倒向支持开战的一个转折点。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是资

本主义发展过快,且极不均匀,新的产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经济状况持续不景气。主要由于政府过多的

财政投资,导致资金无法回流以及国际环境的波动导致日本国内物价十分不稳定。因此日本的实业家们为了

摆脱这样的不景气,认为“战后应该呈现市场的繁荣,屈辱的和平绝非振作商业市场的方法。”

1

决定支持政

府对俄开战的决定。单单这些实业家是无法成为支持开战的主导力量的,他们在得知需要承担无法想象的庞

大军费时便就放弃了这一想法,真正支持着这场战争的是妄想着改变困窘现状的普通民众。

1901年辛德秋水曾这样记述过当时民众的状况:“吾人见华族的增加,吾人见御用商的暴富,吾人见军

人的光荣,而普通国民每时每刻都感到厌倦,厌倦穷困,实实在在地向他那可怕的绝望一步步逼近。“

2

民众

的绝望状态,自开战前的1903年开始进一步激化。由于产业革命的发展,认为“大工厂的兴起虽然增加了劳

动者的需求,但那不过是增加劳动者的人数,他们的处境反而越发困难。”

3

可是,产业革命的结果,却使得

原有的手工业濒临没落,工匠更加悲惨,工厂制机械工业的工人工资也逐渐降低。在此期间,米价大幅度上

涨,因此贫困的情况非常严重。

农村也处于荒废了的状态。《实业的日本》回顾1902年农业界,称之为“近来罕见的不幸之年”。“小农

越发贫穷,死于饥寒之中,最为中坚的中等地主遭遇收成的减少,却在纳税上越发遭到苛求……”。

4

因此,

一旦天灾来临就会更加悲惨了。这虽然有些夸张,但还是传达了当时社会实情的一部分,民众不得不对自己

现存的社会绝望。

这种民众的不满在某种意义上很容易产生排外主义,据横山源之助的调查,很多手工业者都相信“这是通

过战争挽回多年的经济不景气的好机会”。

5

或者,“满洲要归日本所有”、“将之从俄国之手中夺来收于我,日

本的面积直接增长四倍,将邦人移至此地经营农业,进行矿山开发,实为日本富强之源,且一旦得到满洲,

朝鲜自然也就成了囊中之物”。(东洋经济新报,1903年10月25日)这种见解,反映出民众不仅寻求满洲

市场的开放以及殖民地化朝鲜,更是反映出他们期待着能够通过此转移国内人口的压力。由此,民众把国家

的荣耀当作是自己的事,把对国家和生活的不满转移到战争上,期待通过战争获胜国家从中利益。

1

2

田口卯吉.实业家为何主张开战.《東京経済雑誌》,1210号.1903年11月21日。

幸徳秋水.无政府党的制造.《选集》二巻,世界评论社,1948年,36页。

3

石川旭山.日本社会主义史.《明治社会主義史論》,青木书店,1955年,54页。

4

回顾三十五年的农界.《实业之日本》,5巻24号,1902年12月25日。

5

二葉亭四迷.《手帐》.筑摩书房,1986年4月3日,80页。

- 232 -

/erf

一般认为,支持战争的舆论热潮都是通过政府的“舆论操作”而高涨期俩。但是在日俄战争前夕,可以

说是民间的舆论机构取得了主导权。这些机构主要以民众为基础,为平民而代言,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开

战论的形成,不仅仅是来自政府方面,也是来自国民的统一意图。日本国民对现实的艰辛生活持续不满,希

望打破现状,从而产生了热衷狂热支持战争的热潮,同时日本家国同构、忠孝尊皇的民族传统也是导致这一

结果的重要原因。

3 开战论的正当化

甲午战争后,成为“完美无缺的独立自主国家”的朝鲜,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十分暧昧。

6

首先他作为近代

国家的一体性还不够,还存在着王室的权力变更和内政改革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日本利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

得到的对朝影响力,对该国的国内问题进行强权介入。并通过军人和财政顾问的派遣等政策,与俄国争夺在

朝利益。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之后俄国与中国之间结成了对日攻守同盟,俄国在满洲地域从中国获得铁路铺设权和

矿山开发权等的权益。以及辽东半岛的租借,渤海湾也处于其势力范围之下。此时看到俄国的英德法也开始

想在在中国获得同样的权益,美国也打着门户开放的旗帜加入了这一场竞争。

为了筹备对俄战争,不可缺少的就是英美的支援,日本把为了满洲的门户开放而战斗做为旗号来吸引英

美的关心,同时在国内的民众中间,一直宣传着俄国是一个以皇帝为中心的专制主义的“非文明国”。

1904年1月3日,小村寿太郎外相向驻日英国公使电:“日本并非只是为了自卫而战,而是为了保护列

国的共同利益特别是为了维持在日英条约中确认的主义而开始这场战争。”

7

在这里可以看出日本根据『自卫

论』和『列国利益论』,对这场战争寻求着正当化的理由。

2月10日的宣战诏书中提出“朝鲜的存亡实际上是牵连着帝国安危之所在”“苟不违反国际公法,即宜各

本权能,尽一切之手段,必期万无遗漏”。日本如此高调宣称遵循国际法的重要目的,就是试图让西方国家

承认,日本是“遵守国际法的文明国家”,从而进一步渲染战争的正当化。

对于保全满洲和朝鲜半岛的利益是关乎到日本本国的国家安全的这一点已经是日本政府与国民的共识,

以及俄国“非文明国”的印象也在广泛传播。这样以来,与威胁日本的安全保障的“非文明国”作战,也就

成了日俄战争正当化的理论。

4 舆论的作用与责任

日本在对俄一战中取得胜利,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战后达成第二次日韩协约对获得朝鲜的保护管理权力,

以及库页岛(萨哈林)南部·南满洲铁路的管理营运权利,得以长时间压制作为日本的假想敌国俄国对东亚的影

响力,在东亚巩固建立了重要的地位,与各国列强并驾齐驱。在第二次日英同盟之后,得以英国、美国等地

建立得公使馆成为大使馆,并获得与其他国家的外交据点。但是,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和俄罗斯两国依然遭

受了巨大的损害,国民对此抱有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日比谷烧讨事件”、“血星期日事件”等反社

会活动。

支持战争的普通民众,并没有想到战争一旦开始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即使最终战争胜利,它所带来的伤

害也是无法抵消和磨灭的。而对战争起到推进作用的社会舆论,无论是政府控制也好,抑或是民众情绪所致,

这样支持着战争,夸赞着战争,大肆鼓励着民众将自己的亲人送上这种非正义战争战场的舆论,都是需要对

在这场战争中受害的各方承担责任。

6

7

加藤阳子.《战争的理论―从日俄战争到太平洋战争》.劲草书房,2005年,126页。

外务省编.小村寿太郎外相发驻英公使宛电第5号.《日本外交文书 37− 1》,六一书房,2011年,6页。

- 233 -

/erf

5 结论

本文主要考察论述了战争的开始与舆论的联系,特别以日俄战争为例,舆论不仅是国民感情的一种表达

方式,也是与他国的一种交涉方式,也可以通过舆论创造出对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的印象。在本文论述的日

俄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为了独占在满在韩利益,打压俄国势力,逆转本国的经济颓势,以及维持和美

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良好关系等等各种目的,走上了与俄国开战的道路,而在这其中舆论是支持日本对其

他国家的威压以及侵略行为,并有力让其转移到实际行动。并且不知从何时开始,这场战争从一场丑恶的势

力之争,而被美化成了日俄争相保护满洲和朝鲜。两支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了美其名曰保护我中国的战

争,实为可笑。

参考文献

[1]

加藤阳子.《戦争の論理―日露戦争から太平洋戦争まで》.勁草書房,2005年。

[2]

安平.《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1868-1945)》.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周光明.日本步入近代化过程中的政府与新闻媒体之关系.《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 2期

[4]

孙宝印.日本明治时期新闻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鳥海靖. 対外危機における日本の新聞論調─日露戦争と満州事変の場合─.『歴史と人物:中央公論』,1972年5月号。

[6]

井上敦. 日露戦争期の民間世論の形成について.『法政史学』,1994年第四十六号。

[7]

宮武実知子.「帝大七博士事件」をめぐる輿論と世論.『マ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2007年第70号。

[8]

片山慶隆.日露開戦過程における輿論の日英同盟認識.『メディィア史研究』,2007年第23号。

[9]

石川徳幸.明治中期におけるジャーナリズムの対外思潮─日露開戦論と国粋主義的ジャーナリズムを中心として─.『法

学研究年報』,2007年第37号。

[10]

千葉功.日露戦前期(1900~04 年)外交史研究の現状.『史学雑誌』,1997年第106編第8号。

- 234 -

/erf

本文标签: 日本战争俄国开战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