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842

2024年7月1日发(作者:)

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 年高考诊断性测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

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

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人民性是文化、文学现代性的核心 内容,既是其动机也是其成果。

现代社会要建立起普遍统一的组 织结构,就要生成文化的共同体,

其语言、思想逻辑、价值认同、理想目标能达成一致,就需要获得广

泛的社会性,而其基础就在于文化、语言、文学具有人民性。

20 世纪 80 年代, 中国文学处于一个变革时期,经典现实主义受

到欧美现代主义的挑战,大量的欧美 作品翻译过来,一度取代了苏

联文艺对中国文艺的影响。现实主义的开放体系与现代主义的先锋探

索一 起开辟当代中国文学的广阔道路,如意识流小说、现代派、荒

诞派、黑色幽默,直至后现代式的先锋 派 · · · · · · 中国文学无疑在

艺术上上了一个台阶。然而,无论是现代派还是先锋派,都属于阳春

白 雪。艺术创新固然需要,但文艺的人民性在任何时候,在中国的

国情下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和责任。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

传统文化的复兴,现实主义获得了一次崭新的再生。陈忠实、莫言、

贾平凹、阎连 科、刘震云、铁凝、王安忆、阿来都各自写下既具有

现实主义传统特色,又汲取了世界优秀文学经验的 作品,取得令人

瞩目的成就。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90 年代,是中国文学走向市场

化的时期,市场化在客 观上解决了文艺走向大众、面向大众的问题。

图书市场的销量、电影市场的票房,就足以使大众成为接 受的主体。

文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消费社会的产品,它使人民群众最大可能地分

享文艺作品的各种成果。

但是,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 “人民性”也并非因此而演化成现代性

的一个基础的普遍性的概念。 在“阶级论”被淡化后,文艺的大众化、

消费化无疑使文艺具有了人民性,但它与文艺的人民性的经典 内涵

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这个区别的根本之处在于:文艺的人民性要具有

正确的政治导向,要引导人民 积极向上,要使全体人民团结为一个

整体,凝聚成一股力量,向着一个共同目标前进。在中国社会主义 文

化建设时期,人民性无疑还是占据文化领导权地位,起到积极的正确

的引导作用。

新时代赋予文艺服务人民以新的内容, 同时也赋予人民性以新的内

涵,也可以说新时代有新时代的 “新人民性” ,这就是把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放在首位。正是因为“新人民 性”

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

信, 因而才能如此信任和尊重 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当然, 当

今时代信息爆炸,互联网众声喧哗,社会的复杂性表明,文艺依然 不

能放弃正面引导人民群众的责任。在多样化和丰富性的文艺繁荣格局

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无疑应该 始终起到引领作用,新时代社会主

义文艺的“新人民性”才能真正圆满实现。

(节选自陈晓明《人民性、民问性与新伦理的历史建构》 )

材料二:

中华诗词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满足千 百年来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对于诗歌的精

神生活需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 “天意君须会,人间 要

好诗。 ”其所谓“天意”就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而人间的主体就

是人民,是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优 秀的诗歌作品满足文化需求和审美

需求。在中华诗词文化发展史上,正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性

诗词文化的精神接力和审美传递, 中华诗词文化的主旋律和正能量

才得到了充分彰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以后,社会主义性质的人

民性诗词文化得到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实践与推广。我们不仅大力挖

掘中 华古典诗词的人民性文化资源,而且全力弘扬中华近现代诗词

的人民性文化精神, 由此继往开来、守正 创新,在前贤的基础上努

力开创中华当代诗词的人民性文化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

次指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

人民的心。 ”毫无疑问,我们可以从多方面、 多角度探讨中华人民

性诗词文化的当代价值,比如从政治思想、社会建设、文化传承、历

史积淀、审美 趣味、学术资源等等。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诗教文化传统中,始终绵延着生生不息的儒家民本

主义诗学血脉。从屈原到杜甫 再到龚自珍, 中华诗词的儒家民本文

化不能被简单地视作封建忠君思想而加以否定,只要我们按照历史

唯物主义立场进行合理的扬弃, 中华古代儒家诗教文化传统就能转

化为中华当代人民诗教文化新传统-- 这已经在中华诗词文化的近

现代转型中得到证明,而且在中华当代诗词文化建构中也取得过成功

经验。 只要我们的诗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坚持对中华优

秀诗词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 展,就能在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探索出一条中华当代人民诗教的新路。

(节选自李遇春《中华诗词文化的发展演变、当代形态与价值》 ) 1.

下列对材料中“人民性”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人民性是现代社会文化共同体的生成基础,与中国国情息息相关,

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B.人民性离不开市场化,市场化使文艺走向大

众,使人民群众最大可能地分享文艺作品。 C.文艺的人民性与文艺

的大众化、消费化虽然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彼此有明显的区别。

D.不同时代人民性的内涵不尽相同,当下应关注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

弘扬艺术正能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 20 世纪 80 年代文学变革到 90 年代传统文化复兴,中国文

学思潮从欧美现代主义转为现实主义, 艺术上获得不断进步。

B.新时代赋予文艺以新的内容,无论社会环境多么复杂,文艺格局多

么丰富,文艺的创新性发展必 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 中华古代儒家诗教文化在其特定历史背景下曾经产生过一定程度

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 而全盘否定其历史合理性。

D.两则材料都从文学史的角度,辩证思考“文艺的人民性”问题,肯定

其积极意义;又都放眼当下, 对文艺工作者提出要求。

3.下列选项,最贴近材料中“人民性”文艺观的一项是 (3 分)

A.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

B.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杜甫《戏为六绝句 ·其五》 )

C.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

系》 )

D.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不必摹仿唐宋,亦不必摹仿周秦也。

(胡适《文学改 良刍议》 )

4.在文艺创作中如何增强人民性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分)

5.请以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为例,分别从思想内容和审美趣味

两个方面,探究人民性诗词文化的当 代育人价值。 (4 分)

(二) 现代文阅读 I I (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豫让行刺

叶敬之

赵襄子乘着马车,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在阳光的照

射下,他的脸上发出红扑扑的 油光。他的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左

右摇晃着。

城外不远,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岭。山下河道弯曲,河上一座木桥,

被垂柳挡住了半边。

开路的随从过了桥,车夫鞭子一甩,催马过桥。谁料,马却“咯噔”一

下停住了。马头乱摇乱晃, 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

车头。

赵襄子疑虑重重。 自从杀了智伯,把智伯的人头做成了饮具之后,

他整天疑神疑鬼的; 而智伯的臣 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

了警惕。如今,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 疑心。

他拍了拍参乘青荓的肩膀,指着桥下说道: “你去看看什么情况。 ”

青荓下了马,正了正头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间的佩剑,往桥下走去。

赵襄子等候着。不知过了多久,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

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眼见得那个随从下了桥,

忽然听得一声尖利的叫喊: “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 ”

赵襄子脑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马,扶着腰间的佩剑,三步并两步

走近桥头,拐弯下桥。 不用他吩咐,他的随从们也纷纷下马,拔出

佩剑,跟着赵襄子下桥。

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荓,

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 豫让垂着头,握着佩剑,脸上的疤痕绷

得紧紧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

而豫让的脚下,就躺着青荓。鲜血浸透了青荓的衣服,往河边汩汩流

淌。

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怒斥豫让道: “我原先以为,

你不惜牺牲性命替主子报仇, 是个义士,所以放了你。谁料,青荓

与你是好友,你连他也杀掉,看来你不是义士!且吃我一剑! ”

豫让并不举剑,抬起头来,脸上竟有晶莹的泪珠。赵襄子的手抖了一

下,剑锋低了下去。他催促豫 让道: “你有什么话赶快说,说了好

受死! ”

豫让因为吞了炭火,嗓音嘶哑。他艰难地发出声音来: “青荓发现我,

欲放我走,则对不起主子; 欲将我杀了,又对不起老友,所以自裁

身亡。 ”

豫让说完,扔了佩剑,往地上一跪,抚着青荓尸体,大哭起来。声音

微弱如蚊虫之鸣,粗粝似老树 之皮,似凄风掠过。在场的人,无不

低头垂泪。赵襄子提剑的手,也扑地垂了下 去。豫让忽然爬起来, 抹

了一把眼泪,浑浊的眼光投向赵襄子: “我有一事有劳于君。 ”赵襄

子目睹刚才的一幕,敌意已然消 失,就允诺道: “你说。 ”

豫让道: “从今以后,再想刺君, 已无可能。何况多年好友,为我

而死。只是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 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

让我刺上三剑, 以报主公? ”

赵襄子听了,没有言语,把剑交给一个随从,脱下外衣。两个随从上

来,接过外衣,各扯一条袖子, 来到豫让面前。豫让举剑,跳跃呼

喊,连刺三剑,三个洞 口,边缘皆染血,赫然出现在衣上。赵襄子

见 了,不免心惊。

豫让停下剑来,拱手施礼,大呼道: “我已报答主公! ”

说罢举剑,剑光一 闪, 头颅落地, 滚了几滚 。 目光最后瞥一眼

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 “谢, 谢 · · · · · · ”

豫让的尸体依然直立,不知过了多久,才轰然倒地。

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墓。那墓就在河边,桥侧。后人称坟墓为豫

让墓,称桥为豫让桥。河水流 淌两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着墓

和桥。

河水不枯,墓桥永恒。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 年第 5 期)

文本二:

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们会如何选择呢?从豫让刺杀赵襄子

的事迹中可以看出,豫让 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赵襄子感动其贤,

释放了他。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但豫让与智伯 的君臣

之义让他不可能“怀二心”而事赵襄子,更不可能放弃为智伯复仇。智

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

与二人之间的君臣之义大于赵襄子的救命之恩,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

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因此, 豫让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

襄子。 由此可以看出,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豫让选择了 “死

名之义” ,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

(摘编自高婕《<史记 ·刺客列传>中的“恩义”关系》 ) 6.下列对文本

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面对赵襄子的拔剑相向,豫让不躲避不反抗,竟然流下眼泪,说明

他对青荓之死深感愧疚,也因 失去老友黯然神伤。

B.豫让的复仇之路坎坷,充满艰辛;他三击赵襄子外衣之后的大呼,

既是对智伯之灵的告慰,也是 对自我心灵的宽慰。

C.豫让自杀后,其直立的尸体过了许久才轰然倒地,这一超现实的手

法,表现了豫让不甘失败、生 命顽强的精神品质。

D.小说的最后一段“河水不枯,墓桥永恒”具有象征意义,它意味着豫

让的可贵精神千百年以来世 代流传,永不磨灭。

7.关于青荓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青荓许久未归且桥下静悄悄的,反常的现象增添了现场的紧张氛围。

B.青荓在杀死与放走豫让的两难之中选择自杀,体现了他的忠义精神。

C.青荓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豫让的交代来完成,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

D.青荓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

8.豫让为智伯复仇,最终不得不以剑三击赵襄子衣服而后自杀,结合

文本一、二,谈谈你对豫让价值追求 的理解。 (6 分)

9.“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 “此必是豫让也。 '使人问之,果豫

让也。 ”《史记 ·刺客列传》 中的寥 寥数语,却在文本一中浓墨重

彩,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

夫以仲尼之才

,而器不周于鲁卫;应聘七十

..

)国, 而不一获其主;驱骤于蛮夏之域,屈辱于公卿之 门,其不遇

也如此。及其孙子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己养高势动人主其所游历诸

侯莫不结驷而造门虽造 门犹有不得宾者焉其徒子夏,升堂而未入于

室者也,退老于家,魏文侯师之,西河之人肃然归德,比之

(

..

)于夫子,而莫敢间其言。故曰: 治乱,运也; 穷达,命也;贵贱,

时也。而后之君子, 区区于一主,叹

息于一朝。屈原以之沉湘, 贾谊以之发愤,不亦过乎!然则圣人所

以为圣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故遇 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其

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夺。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

也。

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

(

..

)于人,众必非之。前监不远,覆车继轨。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

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将以遂志

而成名也。凡希世苟合之士,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其言曰 :

本文标签: 文化人民性人民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