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864

2024年1月10日发(作者:)

绿茶知识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绿茶的功效

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中的化学物质有500多种。这些物质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人体具有营养价值的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另一类虽然并非人体必需,但对健康有益或具有某种药效作用。如咖啡碱有兴奋、利尿、强心的作用;茶多酚有抗菌杀菌,抑制动脉硬化的作用;儿茶素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脂多糖有防辐射的作用。

青岛茶业自50年代南茶北引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但自1997年以来,茶叶生产进入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到2003年底,茶园总面积6.63万亩,其中采摘面积2万亩,全市茶叶总产量1050吨,总收入突破1亿元,平均亩收入5000元左右。茶叶生产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成为青岛市农业的一个亮点。这与青岛地区所处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

青岛地处北纬36度线,依山傍海,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蕴育了青岛绿茶“汤色明亮、滋味醇厚、粟香突出、回味悠长”的品质特点。因而近几年在旅游市场上声誉很高,崂山绿茶也在2004年成为青岛的特色产品之一。

二、 什么要选择优良的绿茶品种

1、 促使名茶早上市

俗话说“茶叶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是个草”。茶叶上市的早晚主要取决于茶树萌发期的早晚,而茶树发芽迟早是茶树固有的的遗传特性所决定的,常规的栽培措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发芽特性,如采用龙井43、乌牛早等特早生品种,再辅以早生栽培技术,使新茶上市时间可提前1个月,所制的“明前龙井”甚至“元宵龙井”的价格比中、晚生品种的同等级的龙井高出一至数倍,可见良种早生使名优茶早上市的优势就是商品优势和效益优势。

2、 改善茶叶品质

茶叶的品质一向为人们所重视,在影响品质的诸多因素中茶树品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优良品种作基础,再优越的栽培措施、再精湛的加工工艺,也难以获得优异的茶叶品质。良种茶树对茶叶品质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形,如名优绿茶往往要求外形翠绿匀齐,或披豪,或光洁。无性系良种发芽整齐,芽叶大小、色泽一致,有的品种如福鼎大白茶的芽叶色泽绿,茸毛多,符合毛峰类名优绿茶的外形翠绿显毫要求,有的品种如龙井43的芽叶短壮少毛,色泽稍黄绿,适制外形光滑挺秀、芽峰显露、叶底嫩绿成朵的扁形名优茶;二是内质,无论何种名优绿茶,对芽叶的生化成分及其比例都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茶多酚含量在16%~25%之间,氨基酸含量不低于3%,酚氨比小于7,水浸出物含量较高等,良种芽叶的生化成分及其比例比较适宜,比如龙井43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酚氨比为5。良种采制的名优茶不仅外形好,而且具有香气清高、滋味鲜爽的内质特点而深受消

费者欢迎。

3、 增加名优茶比例和产量

名优茶与大宗茶、高档名优茶与中低档名优茶的价格相差十分悬殊,可达数倍至数十倍,因此名优茶的比例和产量对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良种茶园开采期早,先期气温较低,芽叶生长相对缓慢,不易老化;茶树良种育芽能力强,发芽整齐,密度大,芽叶较肥壮,新梢萌发轮次多,生产期长,耐采性强的特点,所以良种茶园名优茶产量占全年产量的比例、高档名优茶产量占整个名优茶比例明显高于一般品种,如龙井43高档龙井茶产量是龙井群体品种的10倍左右。

4、 提高采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

无性系良种发芽整齐,密度大,单位面积内可采的芽叶数量多,且芽叶成熟度一致,采摘工效高。

三、 我国绿茶优良品种简介

我国现有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审(认)定的茶树良种76个,其中无性系品种59个,还有119个省级良种,其中无性系103个。适宜在青岛地区栽培的主要有龙井43、龙井长叶、福鼎大白茶、浙农139、浙农117等.

1、龙井43 龙井43是中国家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密。特早生种,在青岛地区一芽一叶期为4月中、下旬。育芽能力特强,发芽整齐密度大,芽叶短壮少毛,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儿茶素总量12.1%、咖啡碱4.0%。适制雀舌、龙井、玉叶等扁形名优绿茶,所制的“龙井茶”外形光滑挺秀,色泽翠绿,香郁持久,汤色清绿明亮,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绿成朵,品质优良而稳定。单产高,平均亩产350公斤,特别是高档茶产量是群体品种的10倍以上;扦插成活率高,易移栽,抗寒力强,适应性广,适宜在在青岛等胶东地区栽培。

缺点是该品种持嫩性较差,抗旱力较弱,宜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栽种;要分批多次采摘;间隔3—5年剪去蓬面细弱枝;需防止晚霜或“倒春寒”对春芽的危害;抗病虫害能力稍弱。

2、龙井长叶 龙井长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树姿较直立,分枝较密。早生种,在青岛地区4月底可达一芽一叶,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少,新梢持嫩性强,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4.1%、茶多酚18.6% 、儿茶素总量16.4% 、咖啡碱3.6%。适制龙井等扁形名优绿茶,香气清高有兰花香,滋味鲜爽,品质优异。单产高,平均亩产325公斤,抗寒、旱性强,扦插繁殖成活率高,适应性广,适宜在北方绿茶产区栽培。

该品种树姿较直立,应适当压低定剪高度,或采用双行双株栽培,注意防治小绿叶蝉的为害。

4、浙农117

浙江大学选育的优质、高产、早生的红绿兼用的无性系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持嫩性强、适制扁形与针形茶、芽壮色绿。发芽时间早、青岛地

区名茶开采时间在5月上旬、育芽力强、抗逆性强,特别是抗寒性突出、制成的绿茶香高持久、滋味浓鲜爽口。

5、 福鼎大白茶

又名福鼎白毫,简称福鼎、福大。茶树无性系品种之一,属小乔木型,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展,分枝部位较高,分枝密度中等。中叶类,叶片呈水平状生,茸毛特多,春茶一芽二叶中氨基酸5.8%,儿茶素11.4%,咖啡碱4.4%,茶多酚16.2%。在青岛地区5月上、中旬开采,产量较高,每亩可产干茶250公斤左右,可比鸠坑种增产20%以上;尤其适制毛峰类名茶。

该品种分枝性强,新梢生长迅速,轮次多,宜及时分批勤采,注意采养结合;根系粗大分布深,耐瘠性较差,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栽种,并增施有机肥。抗寒性强

7、平阳特早

中叶类、灌木型、特早生种。青岛地区名茶开采期4月中、下旬,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中叶深绿,持嫩性强,轮次明显,抗逆性强,适制性广,最显著的特点是香气高,不结果。

8、浙农139

浙江大学选育优质、高产、早生的无性系良种茶树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春茶开采期比早生种福鼎大白茶早7天左右,适制名优绿茶,香气高而持久、味鲜醇有回甘,并有耐贮藏的特点,单产比福鼎大白茶增27%。叶色翠绿、产量高.

优点是持嫩性好、抗寒性强,缺点是抗病性稍弱。

三、绿茶栽培技术

1、绿茶优良品种引进的基本原则

一个好的品种引种到适宜地区种植,其经济效益成倍数提高,但如果引种到不适宜的地区,不仅不能发挥其优良特性,还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品种引进必须注意以下5点:

(1) 注意引进品种的适应性能

不同绿茶品种有不同的最适生态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气温。如果引进地区的生态条件超出了品种的最适范围,良种就不能充分表现其优良性状,使引种失败而造成损失。一般来说,引进地区与良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纬度尽可能相近,并选用抗寒性强、适应能力强的品种,这样引种比较容易成功。

(2) 要考虑品种适制性

茶树不同品种的芽叶外部形态特性及化学成分含量与比例不同,制成茶叶外形和内质特点也有差别,各个品种都有特定的适制性,在名优绿茶产区引进的品种应尽量选择具有芽叶小、发芽密、芽头壮、早生、抗寒性强等特性,生产毛峰类名优茶宜采用芽叶茸毛多、色泽绿的品种,而制作龙井、旗枪类茶叶,则需茸毛较少的品种。

(3) 做好多品种合理搭配

在一个生产单位中将不同发芽期和不同特性的品种按一定比例搭配种植,这种栽培方式可提高茶叶品质,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品种的搭配首先可按发芽期的早、中、晚搭配,以利于错

开春茶开采期;其次不同品种的品质各有特色,适制的茶类也不尽相同,按品种的品质进行合理搭配,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品质;第三,种植单一的无性系品种容易遭受病虫害和气象灾害的危害。综合来说,一般就品种的萌芽期来说,特早生品种占40%,早生品种、中生品种各占30%左右,这样结构比较合理。

(4) 要选择合适的引种季节

一般地说要与引入地的雨季相一致,在雨季前夕或开始时引种,容易成功。一般北方地区适宜在气温适中的秋末冬初(10月底—11月初)或气温逐渐回升,雨水逐渐增多的春季(3月—4月)引种。

(5) 要做好苗木调运

苗木在运输前要做好产地危险性病虫害的检疫工作;途中要防止日晒风吹,最好使用专车运输,在苗木上覆以稻草和蓬布防日晒风吹;长途运输时,苗木根部还要用黄泥水浆沾根或填充苔藓、地衣等物保湿。此外,苗木到达目的地后应及时移栽,尽量缩短自起苗到移栽完毕的时间,以保证成活。

2、优质高效茶园建设规划

茶树是多年生植物,经济寿名长,前期投入多,因此,在准备建设新茶园之前,必须首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新茶园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对建设新茶园的经济效益前景进行科学的论证。新茶园建设规划要做好选址与规划工作

选址 首先要符合茶树的生长特性和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选择气候适宜,年均温度达13度以上,活动积温在3500度以上,年降雨量约为1500mm左右的地域,土层深厚、土壤PH值在4.0-6.5之间、交通相对便利、没有严重污染源、附近有水源、坡度不超过30度的地方建立新茶园。

规划 按照实际情况,划区分块,设置茶园道路;因地制宜建立蓄、排、灌水利系统;提出园地开垦方式和方法,如确定是否需要修筑梯田,是采用人工还是机械开垦等;注意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营造茶园防护林、行道树网或遮荫树。

3、绿茶种植技术

1、)确定合理种植规格

以中小叶种栽培为主的地区,主要有单条栽和双条栽两种。

(1)单条栽:一般的种植行距1.3-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种植2-3株,每亩用苗2500-4000株。在气温较低或海拔较高的茶区,行距可适当缩小到1.2-1.3米,丛距缩小到20厘米左右。

(2)双条栽:在单条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植方式,每2条以30厘米的小行距相邻种植,大行距为1.5m,丛距为25-33厘米,每丛种植2-3株,每亩用苗4000-6000株。与单条栽相比,双条栽具有成园和投产较快但同时保持了日后生产管理的便利性,目前已逐渐成为北方中小种地区主要的处植方式。

2、)种前整地与施基肥

茶树能不能快速成园及成园后持续高产,首先是以种前深垦、种前基肥来决定的;种前深垦

既加深了土层,直接为茶树根系扩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又能促进土壤进行一系列的理化变化,提高蓄水保肥能力,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深垦结合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更能发挥深垦的作用。

种前未曾深垦的必须重行深垦,已经深垦的,则开沟施入基肥,按快速成园的要求,应有大量的土杂肥或厩肥等有机肥料和一定数量的磷肥,分层施入作基肥。生产实践中的种前基肥用量相差较大,按大多数丰产栽培经验,种前以土杂肥为基肥应不少于15-25吨,磷肥50-100公斤,结合深垦,分层施于种植沟中。平整地面后,按规定行距,开种植沟

3、茶籽直播

(1) 播种时间 南方地区11月底至次年3月均可播种,而北方地区则因土壤封冻,宜在3月中下旬播种,一般不要延迟到4月中旬以后播种。春播时应注意保管好茶籽,要保持适当的含水率,防止微生物污染和鼠、虫害。适宜的保存温度为5-7度和60%-65%的相对湿度。

(2) 层积催芽 催芽可达到提早出土和提高出苗率的效果。将浸水饱和的茶籽和湿润的沙子(以手攥不出水为宜)按一层沙子一层茶籽堆藏,沙堆不要高于60cm,否则透气性差,容易沤烂茶籽。堆藏20天左右,随时检查茶籽发芽情况,待一半的茶籽露出胚根时就可播种

(3) 播种密度和深度 整好地以后,开好种植沟,浇足水。采用条式等距离穴播,株距25-35cm,每穴3-5粒左右,播种深度3-5厘米,覆好土。

(4) 加强苗期管理 主要有及时除草、抗旱、防冻、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4、苗木移栽

(1) 移栽时期 田间圃地育成的茶苗,要选择茶苗地上部处于休眠时期进行移栽,有利于茶苗成活。同时,还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避免在干旱和严寒时期移栽。根据我国茶区的气候与生产情况,移栽可在秋末冬初或早春时进行。秋末冬初移栽有利于茶苗的成活,这是由于此时地上部虽然已经停止生长,而根系生长还在继续,茶苗越冬后,根系在翌年春天可较早进入正常生长。但是在冬季干旱或冰冻严重的地区,以选在春初进行较好,这时温度低、雨水足,栽后浇水数量和次数都可减少。

(2) 移栽技术 茶苗移栽前,先要在待种植的茶园内开好沟,沟深35cm左右,施下底肥,然后选择无风的阴天起苗定植。实生苗的主根太长,可以剪短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浇湿圃地,以减少取根苗时伤根。从外地调运的茶苗,要注意包装与通气,并浇水提高其成活率。也可用黄泥浆沾茶根来提高茶苗的成活率。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然后覆土踩紧,防止上紧下松,使泥土与茶根密切结合。移栽后若连续晴天,一般隔3-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浇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湿润。

(3) 做好保苗、补苗工作 茶苗移栽后,一般生长幼弱,根系浅,抗旱力差,因此要做好护苗工作。一般可采用铺草或浅耕来提高抗旱能力,以采用铺草防旱效果较好,比未铺草覆盖的茶园茶苗成活率提高20%以上。如果有缺苗的地方,应该及时补苗,必须是同龄茶苗,一般就地间苗补缺,或用“备用苗”补缺。补缺的方法和补后的管理,与移栽茶苗一样。

(4) 及时防治病虫害 幼龄茶园由于苗木移栽前后生态环境改变,加上初期苗木生长势较

弱,对病、虫的抵抗力不强,因此应加强病虫害防治。这在以后的病虫害防治中详解。

六、茶树修剪

通过修剪,来调整茶树的生长发育,树体营养的分配和运转,以达到茶树生长旺盛,经久不衰,丰产稳产的目的。

1、幼龄茶树主要是通过定型修剪来培养树冠,但因为茶树品种不同而有差异。

1)灌木型茶树 灌木型茶树的定型修剪一般要进行3次,每次的方法和高度各不相同。第一次修剪一般在2足龄、苗高30厘米以上、离地5厘米处茎粗超过0.3厘米并有1-2分枝时进行,修剪高度以离地15-20厘米为宜。修剪以春茶前进行为宜,剪后当年留养新枝。对于生长较差的茶苗,宜推迟进行。苗木生长良好、高度和茎粗符合修剪要求时,也可在苗木移栽定植时就进行第一次定型剪,这样既可增加成活率,也能促进茶树生长。第一次定型修剪一年后,正常生长的茶树可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高度为上次剪口向上提高15厘米左右,同样以春茶前进行为宜,并在当年夏秋茶季视生长情况进行打顶,以进一步促进分枝,扩大树冠,增加茶芽密度。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进行,修剪高度为第二次剪口上提15厘米左右,并在夏秋茶进行打顶养蓬。对树势旺盛、肥水条件好的茶树,可采取春茶前期嫩采名优茶,20天后结束采摘,再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经过3次定型修剪后,树冠迅速扩展,已具有坚强的骨架,此后可采取春茶前期多采名优茶,中期提前结束采摘,在上年剪口上再提高5-10厘米进行整形修剪,使树冠略呈弧型,可正式投产。

2)乔木型或半乔木型茶树 这类茶树顶端优势比中小叶种强,且生长地域的水、热条件比较好,新梢生长旺盛,节间长,一般采用“分段修剪”的方法。在茶树的主茎粗4-5毫米或长叶7-8片即可进行定型修剪。第一次修剪离地15厘米左右进行,待新枝长到20厘米高、茎粗3-4毫米并有2-3个分枝时再逐次进行分段剪,剪时以分枝叉口为起点,主茎留桩8-10厘米,侧枝留桩10-12厘米。采用这种方法修剪在气温高、生长快的地区,同一枝条可剪2-3次,养成2-3层分枝。分段修剪2年后,树上养成4-5层分枝,树冠高度约40-50厘米,在进行几次水平修剪后,即可实行留叶采摘。

2、成龄茶树修剪

为使成龄茶树保持旺盛的生长势和整齐的树冠采摘面,发芽多而壮,宜在适当的时候对茶树采取轻修剪和深修剪措施。

(1) 轻修剪 轻修剪一般需每年进行一次,若树冠整齐、生长势旺盛,也可隔年进行一次。修剪宜轻不宜重,一般只剪去树冠面上的突出枝条或剪去树冠表层3-5厘米枝叶。为有利于提高第二年春茶产量,早采多采名优茶,可将当年春茶适当提前结束,再进行轻修剪;在气候温暖没有冻害的茶区,也可在10月份秋茶结束后进行轻修剪,其剪后形状以浅弧形为好。

(2) 深修剪 深修剪往往在茶树出现树高增加、“鸡爪枝”多、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的现象后进行,一般剪去树冠面上10-15厘米深的一层“鸡瓜枝”,以复壮树势,提高育芽能力。深修剪宜安排在春茶结束后进行,但要注意留养一季夏茶。修剪后60-70天,在离原剪口以上5厘米处再剪一次,留养后进行打顶轻采秋茶。深修剪时最好配以疏枝和边缘修剪,即剪去茶树树冠内部和下部的病虫枝、细弱枝、枯老枝和茶树行间过密的枝条,以利茶园通风透

光。

3、 老茶树的重修剪和台刈

(1) 重修剪 适用于未老先衰的茶树和一些树冠虽然衰老,但骨干枝和有效分枝仍有较强生育能力,树冠上有一定绿叶层的茶树。通常是剪去地上部树冠的1/3-1/2。重修剪可在春茶前或后进行,为充分发挥春茶的经济效益,重修剪可以在春茶后进行。剪后当年发出的新梢不采摘,次年春茶可适当采摘名优茶。春茶结束后, 在重修剪剪口上提高 7-10厘米定型修剪一次,以后打顶轻采,第三年起恢复轻修剪。

(2) 台刈 这是彻底改造树冠的方法。适合树冠衰老,枝干灰白,叶片稀少,失去有效生产能力的茶树。对这类茶树宜采用台刈。即离地5-10厘米处剪去全部枝条。台刈要求剪口光滑,倾斜,切忌砍破桩头,应用锋利的弯刀斜劈或拉削,以利伤口愈合和抽发新枝。台刈宜放在春茶前进行为好,台刈后的茶树当年留养,但为了获得较强的萌发枝条,可适当疏去长势较弱的枝条,保留长势旺盛的枝条,第二年春茶前离地35-40厘米进行定型修剪,以后打顶轻采,第三年离地50-55厘米再定型修剪一次,春茶打顶轻采,夏茶秋茶留叶采摘,第四年起轻修剪,开始正常采摘。

七、茶园施肥

茶叶中干物质所含各种元素,以碳、氢、氧为多,它来自空气和水,而其他元素如氮、磷、钾、钙、镁、铝、铁和微量元素等都来自土壤。其中以氮、磷、钾三要素需要最多,土壤中又较缺乏,常需施肥加以补给。

茶树施肥因树龄、树势、土壤、茶类等不同而有区别。茶树幼年期施肥应掌握水肥结合,少量多次,先稀后浓,多施磷、钾为原则。一般第一年氮、磷、钾比例为1:1:1或1:2:2,第二年为4:3:2或4:3:3。以后用氮量逐年加大。成年茶园的施肥量依每年采收的芽叶数量所消耗的养分,以及茶树对元素的吸收率而确定。茶树叶片中含氮为3-6%,春叶含氮较高,一般在5%以上,夏秋叶含氮较低,约4%左右。在正常情况下,每亩施1公斤纯氮可增加干茶4.5-12公斤。

施肥量:

1、 基肥。幼龄茶每年平均亩施有机肥750公斤以上,有条件的单位还要增加50-100公斤饼肥,25公斤过磷酸钙和15公斤硫酸钾。壮龄茶园,每年平均亩施有机肥1.5-2.5吨,有条件的单位,还要增施饼肥100-150公斤,过磷酸钙25-50公斤,硫酸钾15-25公斤。

2、 追肥 主要施速效性的氮肥。以每亩施纯氮计,第一年2-3公斤,第二三年4-5公斤,第四五年6-8公斤。成龄茶园,每亩产干茶100公斤,需纯氮10-12.5公斤。磷、钾肥按N:P:K=4:1:1或4::2的比例来换算。

施肥位置与深度

施肥位置一般以茶树树冠垂直下为原则,未形成茶蓬的细龄茶树,施肥穴距离根颈,一二年生茶树为5-10厘米,三四年生茶树10-15厘米。

施肥深度:基肥要深施,一般一二年生茶树15-20厘米,三四年生茶树20-25厘米,成龄采摘茶园20-30厘米;追肥深度要按化肥性质而定,不易挥发而易流失的化肥要浅施,般3-5

厘米即可;而易挥发的如碳酸氢铵要适当深施,10-15厘米方可。

茶园施肥一般应掌握以下原则和技术

(1) 施肥应考虑对制茶品质的影响,氮磷钾三要素比例要配合适当,制红茶三要素比例为2:1:1,而制绿茶比例为4:1:1或4:1:2。

(2) 根外追肥效果好,可结合治虫和人工喷灌进行。根外追肥应考虑配施微量元素,喷施浓度要适宜,一般浓度为硫酸铵1%,尿素1%,过磷酸钙1-2%,硫酸钾 0.5-1.0%,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的喷施浓度均为0.1-0.5%,以一芽一叶开展时喷施效果最好。

(3) 基肥宜早不宜迟。由于基肥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足够的养分供茶树在秋冬季吸收和利用,因此在施用上要适当早施,以利于增加茶树对基肥的吸收时间,充分发挥基肥的肥效。科季来临较早的北方茶园,茶树地上部一般在10月上旬开始进入休眠期,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地下部生长较为活跃,到11月上旬根系活动转向停止。因此茶园基肥要在9月中旬到10月上旬施入。

(4) 基肥适当深施 要充分发挥基肥的效果,必须将基肥深施至20厘米左右,这是由于茶树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土壤深度20-40厘米。

八、绿茶采摘技术

影响茶叶经济价值的因子是多方面的,除加工条件外,主要决定于芽叶的嫩度和重量,均与采摘标准密切相关。一般说,比较细嫩的芽叶,内质较好,但是重量较轻;反之,比较粗老的芽叶,内质差,但是重量较重。掌握好采摘标准,就可以把握好重量与质量的关系。制订采摘标准,主要依据茶类对新梢嫩度与品质的要求和产量因素来确定的,还要考虑茶树新梢生物学特性。我国茶类丰富多彩,品质也各具特性,对鲜叶采摘标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名优茶细嫩采 名优茶对鲜叶的嫩度和匀度要求较高,一般是采摘茶芽和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新梢。如特级龙井茶的鲜叶嫩度特征是新梢初展、芽长于叶;高级绿茶的芽叶特征是新梢展二叶,叶色黄绿,近芽的第一叶叶面卷曲。这种采摘标准费工,产量不高,季节性比较强,大多在春茶前期采摘。

(2)大宗茶类适中采 目前我国的大宗绿茶的采摘标准的是嫩度适中,一般以采一芽二叶为主,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一二叶。

制订采摘标准时还要考虑茶树的树龄和长势,如对重修剪或幼龄茶树,有时要采用打顶采,对长势衰老的茶树可适当多养,实行轻采。

九、茶树病虫害防治

1、绿茶病虫害防治应以综合防治为主,即在充分考虑病虫发生动态和所处环境条件下,从茶园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有机地协调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项措施,在尽量保持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前提下,将病虫发生的数量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在茶园生态系统中,茶树与病虫,病虫与天敌生物在茶园生态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构成了一种动态平衡,它们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理想的生态系统应是病虫和天敌平衡的密度处于经济危害水平之外而不是彻底消灭病虫,因为这样会使赖以生存的天敌种群数量也下降,

甚至消亡。

2、崂山地区病虫害种类

总的来说,崂山茶区与南方茶区相比,在气候条件、茶树栽培方式等许多方面差异较大,病虫害发生也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表现在病害发生轻,虫害发生重,刺吸式口器害虫发生重,咀嚼式口器害虫发生轻。

近几年来,对崂山区发生的病虫害发生种类进行调查,共发现病害10多种,虫害20多种。

其中 ,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茶轮纹病、茶白星病、茶赤叶斑病、茶褐色叶斑病、茶煤病、茶藻斑病、茶苗根结线虫病、茶苗根癌病。

虫害有:茶细蛾、茶小卷叶蛾、茶卷叶蛾、茶叶斑蛾、茶尺蠖、灰尺蠖、茶堆沙蛀蛾、扁刺蛾、刺蛾、甜菜夜蛾、茶蚜、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绿盲蝽、茶黄蓟马、褐盔蜡蚧、角蜡蚧、茶叶瘿螨、茶橙瘿螨等

3、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1) 黑刺粉虱

黑刺粉虱是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在崂山茶区几乎每个茶园都有发生,受害严重的茶树,叶片背面布满黑刺粉虱的若虫。黑刺粉虱在本地一年发生4代,以老若虫在茶树叶背越冬。各代若虫发生期分别为:第一代在5月中下旬,第二代在7月中下旬,第三代在8月中下旬,第四代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扣大棚的茶园,第一代若虫发生期可提前到5月上旬

防治常用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2)小绿叶蝉 小绿叶蝉是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茶树受害后,叶片失绿,叶脉变红,叶质硬化,叶尖枯焦,严重影响茶叶质量。

小绿叶蝉一年发生9-10代,在本地一年有两个危害高峰,分别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9月上旬至中旬。防治药剂有: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98%杀螟丹可溶性粉剂1000-2000倍液。

(3) 茶蚜

茶蚜以成虫和若虫危害嫩芽和嫩叶。本地一年发生10多代,以卵在茶树上越冬。全年有两个危害高峰,分别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9月上旬。防治常用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的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4) 绿盲蝽

绿盲蝽是危害春茶的重要害虫,成虫和若虫均能刺吸茶芽或嫩叶,被害嫩叶出现许多孔洞,叶缘残缺破损,叶片卷曲,生长畸形,生长点被害后停止生长。被害叶制成的成品茶易碎,品质下降。

绿盲蝽在本地一年发生4-5代,主要危害春茶,应在采茶前防治。根据绿盲蝽的发生规律,应在早春活动时喷药防治。一般在发现被害芽后,即可喷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5) 茶黄蓟马

茶黄蓟马以成虫和若虫吸取茶树嫩叶和嫩茎的汁液。被害叶片背面主脉两侧出现2条褐色条纹,正面突起。受害严重叶片萎缩、硬化,影响光合作用。

一般在秋季发生较多。常用药剂有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

(6) 茶叶瘿螨

茶叶瘿螨是崂山茶区的主要害螨,以成螨和若螨在叶片背面危害。被害叶片布满白色粉末状物,失去光泽,呈紫铜色。茶叶瘿螨一年发生10多代,以成螨在叶背面越冬。常用药剂为15%哒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

(7) 茶云纹叶枯病

茶云纹叶枯病是茶树的一种常见的病害。被害叶片出现较大病斑,严重时可造成落叶,使产量下降,树势衰弱。

在青岛地区发病始期为7月中下旬,发病高峰期为8月中旬-9月上旬。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8) 茶苗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发生普遍,是危害茶苗的主要病害。受害茶苗生长缓慢,叶片发黄,严重时枯死。造成缺苗断垄。

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生在1-2年茶苗上,以实生苗发病重。茶苗一旦感染根结线虫病,就很难根除。主要采取预防的方法控制其危害。药剂为98%必速灭(棉隆)颗粒剂,每亩用量为5-6公斤,均匀撒于地面,然后翻入土中。或开沟施入,然后覆土,间隔一段时间后松土通气。再栽植茶苗或播种。

本文标签: 茶树茶园品种修剪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