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530873

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历史变迁

甘南在夏、商、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属古西羌地。羌人是藏族的前身,当时的羌人活动

范围很广,西起黄河源头,东到陇西地区,南达川西北,北至新疆鄯善一带。甘南是羌人主

要发祥地和活动地区之一,他们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遗迹、遗物。据

史料记载。羌人首领无弋爱主要活动在甘南河曲一带。秦穆公37年(公元前623年),秦国

向西扩展,拓地千里,今临潭、舟曲等地进入秦国版图。汉武帝元六年(公元111年),汉军

征讨河湟羌人,在河湟设护羌校尉,甘南东部地区就正式纳入了中原封建王朝郡县制之中,

今临潭县属陇西郡,西部仍为羌人之地。三国时,甘南州境内东部属魏国。公元247年后

迭山以南属蜀国。公元4世纪初,吐谷浑自西晋永嘉末年(313)年,度陇而西,以洮河流域

为中心,建国于郡羌之地,至唐龙朔三年{663年)为吐蕃所灭。甘南为吐谷浑统辖,吐谷浑

人开辟的“丝绸南路”,成为中原联系西域、西藏、印度的交通要道,增进了各民族的交往。

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后,吐蕃正式占领洮州,统治甘青大部分

地方至公元1073年,本州境均归吐蕃管辖。对开发青藏高原,发展汉藏关系贡献很大,有

名的唐蕃古道就经过甘南。公元998年,河湟流域的吐蕃人建立了角厮曙政权,藏史称“宗

喀王”,本州境大部分地方为其所辖。据史学家考证,甘加思柔古城(现存遗址)便是角厮啰政

权所建。 角厮昭采取“联宋抗夏”的方略,启动茶马交易,开通“丝绸南路”,发展了汉臧友好

往来关系。公元十三世纪,蒙古部众先后进入青藏高原,将青藏高原纳入蒙古汗国版图,元

朝在河州设立吐蕃宣尉司都元帅府,本州境就在其管辖之内。。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

朵甘思内附大明。洪武七年(1374年),设置朵甘行都指挥使司,辖甘南。公元17世纪(1636

年)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众由天山以北迁居青臧高原,成为青藏高原的统治民族。甘南西部

在其管辖内。至清雍正初年罗卜藏旦律反清失败,由清朝西安行都指挥使司总辖河州、朵干、

马斯藏三卫,甘南西部为青海循化厅管辖。

民国时期,甘南属甘肃省。民国十五年(1926年),析导河、临潭及循化县设置拉卜楞

设治局,驻拉卜楞(今夏河县拉卜楞镇)。民国十六年(1927年),升格为县。民国十七年

(1928年)3月,改县名为“夏河”,以地处大夏河滨而得名。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以

卓尼土司辖地改置卓尼设治局,局所驻卓尼(今卓尼县柳林镇),隶属于甘肃省第一行政督

察区。

1949年9月11日,临潭县和卓尼设治局辖区和平解放;20日,夏河县辖区和平解放;

22日,夏河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临夏专署;27日,成立临潭县人民政府,隶属岷县专属。

12月10日,西固县(舟曲)辖区解放,并成立西固县人民政府

1950年5月2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岷县督察专员公署,将其管辖的临潭县

划归临夏专署。夏河县从临夏专署析出,由省直辖。卓尼县设治局改为卓尼自治区由省直辖。

其政权名称为卓尼自治区行政委员会。1951年1月,西固县武坪自治区成立(包括武坪、

磨里、那下、八楞等区域)。1952年7月1日,经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成立中共甘南藏

区工作委员会。12月25日,在夏河县拉卜楞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

1953年6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二次扩大会议,决定成立欧拉、洮源、

舟曲等3个县级工作组。10月1日设立甘南藏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夏河县拉卜楞。

原由省直辖的夏河县、卓尼自治区,原属临夏专区的临潭县及岷县(洛大直属乡、官鹅乡、

大河坝乡、西尼沟,会川新堡等4个藏族自治乡,宕昌4个乡)、西固县(城关区,武坪藏

族自治区,峰迭联合区,阳山自治乡)、武都县(坪牙藏族自治乡)、会川县各一小部分地区

划归甘南藏族自治区。全区辖夏河、卓尼、临潭三县,下设21区,1个市,1个镇,80个

乡。

1954年3月2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立舟曲(驻原西固县城)、碌曲(驻西仓)、

玛曲(驻卓格尼玛)3个行政委员会,均系大于区小于县的一级政权机关,由甘南藏族自治

区直接领导。将夏河县第七区(欧拉、乔科卡松、卓格尼玛、齐哈玛四大部落)划归玛曲县

行政委员会管辖。将夏河县第二区的玛艾、尕海、朗木寺划归碌曲行政委员会管辖。将城关

区、峰迭区、武坪区、阳山乡、洛大乡、官鹅乡、坪牙乡划归舟曲行政委员会管辖。将大河

坝、南峪、大川坝、梁家坝、中牌、坪里被划归宕昌县。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批准卓尼自治区改为卓尼县。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甘南

藏族自治区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夏河县拉卜楞。舟曲、碌曲、玛曲3

行政委员会分别改设舟曲、碌曲、玛曲3县。自治州辖夏河县(下辖6区28乡,3个直属

乡和1个区属阿拉部落)、卓尼县(下辖9个区,17个乡和1个直属镇)、临潭县(下辖6

个区,33个乡和旧城市)、碌曲县(辖3个区,未设乡)、玛曲县(未设区、乡、只设4个

工作组)、舟曲县(下辖3个区,20个乡和5个直属乡)等6个县。

1956年7月14日,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由夏河县拉卜楞镇迁驻黑错,并将藏

语“黑错”的音译名称调整为“合作”。1958年撤销夏河县,改建为德乌鲁市(驻合作镇)。甘

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德乌鲁市。撤销卓尼县,并入临潭县;撤销碌曲、玛曲2县,

合并设立洮江县(驻尕海滩)。甘南藏族自治州辖1市、3县。1959年舟曲县改名为龙叠县。

1961年撤销德乌鲁市和洮江县,恢复夏河(驻拉卜楞)、碌曲(驻尕海)、玛曲(驻卓格尼

玛)、卓尼4县。由龙叠县部分地区设立迭部县(驻电尕寺)。龙叠县改名为舟曲县。甘南

藏族自治州辖7县。1964年碌曲县驻地由尕海迁桥头。甘南藏族自治州辖临潭、舟曲、玛

曲(驻卓格尼玛)、夏河(驻拉卜楞镇)、卓尼、迭部(驻电尕寺)、碌曲(驻桥头)等7县。

1916年,16岁的四世嘉木样尕藏图丹旺杰圆寂。十八囊欠之首的阿莽仓任“司姜”(即摄政)

后,与掌握财权的“襄佐”(大管家)李宗哲不和,互争不下,李宗哲(本名为宗哲,李是后

来跑青海后所加)控诉于北洋政府行任的甘肃省民政长兼署都督张广建,张令驻守青海的宁

海镇守使马麒查处。马麒先派原在拉卜楞寺塔哇(寺院附近依靠寺院生活的村庄)驻防部队

中任翻译的马寿前往调解,阿莽仓以干涉寺院内部事务为由加以拒绝。马麒继派西宁道尹黎

丹前往,调解无效。黎丹返回西宁的途中遭到藏民仗击,幸而脱险。马麒因而大怒,于1918

年6月派他的弟弟、宁海军玉树防务支队司令马麟率兵1000人赶赴拉卜楞寺,企图用武力

解决争端。马麟部队在距拉卜楞寺五六十里的甘家滩,被阿莽仓布置的藏兵包围。马麒奋战

突围,马麒又派出马海渊、马腾凤、马辅臣等“马家将”增援。双方在甘家滩激战,结果藏兵

败退。马麒于是进驻拉卜楞。

一月之后,阿莽仓发动阿木曲乎等部落藏兵和青海黄南热贡部落合攻拉卜楞,激战数日,

又败退。这一仗,藏兵伤亡约两千余人,马麟部队死伤二三百人。马麟乘机纵兵抢掠,寺院

和藏民损失很大。11月,马麟又率4000余兵力进攻阿木曲乎,阿莽仓抵御不了,逃至欧拉

部落,后去世。马麟纵兵焚烧阿木曲乎寺院,屠杀藏族僧俗男女700余人,直到阿木曲乎

头人表示屈服,才收兵。根据拉卜楞寺僧俗民众的心愿,五世贡唐仓丹贝尼玛出任摄政。

1920年农历2月11日,拉卜楞寺经第九世班禅大师卜算,由摄政贡唐仓活佛找寻,

认定1916年出生于西康理塘营官坝彩玛村黄位中(藏名贡保端主)的第四子为上世嘉木样

转世灵童。黄位中原为清朝世袭宣抚司,清末四川改土归流时改授土保正。9月,黄位中全

家随嘉木样到拉卜楞寺,五世贡唐仓辞去摄政职务。开始时,马麒对黄家极尽拉拢,自己不

仅与黄位中结拜,还让他的儿子马步芳与五世嘉木样长兄黄正结拜为兄弟,实际上是不想让

黄家掌权。加之驻守拉卜楞寺的宁海军经常插手寺院内部事务,多方敲窄勒索,甚至直接侵

夺寺院某些职权,黄家与马麒形成尖锐冲突。后来马麒增调来60名骑兵驻守拉卜楞,又在

黑错(今合作)设茶粮局,以宁海军管带马海渊为局长。此举受到僧俗群众反抗,藏民赶走

了骑兵,迫使马麒调走了马海渊。在双方矛盾日趋尖锐之际,1923年,马麒又一次以势强

压,他到达拉卜楞寺后命令马麟向拉卜楞寺宣布:不许五世嘉木样家属参与寺院事务;所属

部落枪支一律收缴,并交出战马1000匹;嘉木样的80名卫士,各缴出长枪一支;向寺院

罚银800秤(折合4万两),罚僧众每人白银50两。

命令一经宣布,立即强迫执行,就边“佛父”黄位中、“佛兄”黄正清的枪也被收缴。马麒

还逮捕了寺院有关管家和欧拉等部落头人20余人。面对马麒的这一横行霸道,黄家一方面

不断向甘肃军政当局控告,派僧众组成代表团赴兰州要求惩办马麒,恢复嘉木样寺主的权益,

另一方面嘉木样一家不得不离开拉卜楞寺,出走各地进行宗教活动,同时发动群众,组织武

装,以驱逐宁海军。

马麒闻讯,立即先发制人,派马麟率宁海军24营,约万余人,进攻拉卜楞。寺院兵分

两路,一路围攻驻军,一路迎击马麟,双民发生激战。终因马麟兵力强大,黄氏父子不得不

率藏兵撤往桑科、黑错,马麟部队一路烧杀抢掠,骇人听闻。曾经亲赴草原调查这一事件的

共产党人宣侠父在他的《西北远征记》中这样记述:

“西宁的骑兵,突然围攻拉卜楞寺,嘉木样在乱兵中出奔甘边刚察寺。嘉木样的父亲,

汉名黄位中,藏民称他为„耶夫‟,他当时号召附近的藏民部落,共计五万余骑,和马麒在刚

察附近的草原激战。最初的交锋,藏民勇悍异常,他们都脱得一丝不挂,裸体持着长矛,奋

马向前直冲,使马麒的骑兵,受了极大的损失。后因甘督陆洪涛派员传令双方暂时停战,静

候督署察办。敦厚的藏民,以为督办既然前来察办,一切当然可以静候解决,便漫无防备地

屯扎在无险可据的草原上。然而马麒却从来没有将命令不出兰州的陆洪涛放在眼里,于是乘

藏民毫无准备的时机,促兵进攻。当马麒的骑兵冲击藏民的营垒时,许多藏民尚鼾声呼呼,

在睡梦中,蓦地被一阵枪声所惊醒,手足无措地东西乱窜,无抵抗地被马麒杀了几千人,其

余的也只好保护着嘉木样向川边溃腿退。马麒的骑兵,于是摧毁了附近藏民的村落,焚烧寺

院三十几座,被杀妇孺共计七千多人。”

“马家军”这一疯狂的惨杀,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拉卜楞寺此后一直控告马麒,却如石

沉大海,无人主持正义。1924年农历5月。五世嘉木样及其家属借赴兰州朝拜班禅大师之

机,谒见甘肃军政首脑和知名人士,要求伸张正义,敦促宁海军撤离拉卜楞。1925年,黄

位中又派九人代表团赴兰州,呈递请愿书。这时,国民军总司令兼甘肃军务督办冯玉祥所属

第七方面军总指挥兼甘肃省省长刘郁芬率部进入兰州,共产党人宣侠父在其总指挥部政治处

任党务特派员。他在兰州见到了嘉木样长兄黄正清,听了他的控诉后,给予了大力支持,帮

助起草控诉马麒的状子,又亲自深入甘南草原调查,听取佛、僧和广大群众的意见,提出了

解决办法。之后,宣侠父协助印发的《甘边藏民泣诉国人书》到了北洋政府。北洋政府命令

冯玉祥处理,冯玉祥让刘郁芬查办。就这样,在宣侠父等的帮助下,1927年春在兰州谈判

订立了《解决拉卜楞案件的条件》,决定设立拉卜楞设治局和拉卜楞番兵司令部,直属甘肃

省政府,脱离西宁道管辖。肆虐拉卜楞及甘南藏区10年的宁海军全部撤走。

本文标签: 甘南寺院藏民拉卜楞寺委员会